中新網北京3月23日電 中國民政部22日在北京舉辦“我們的救助故事·創新篇”之2024年度社會救助領域創新實踐優秀案例宣傳交流活動。
活動中,8位基層社會救助工作者用一個個鮮活的事例分享了推進社會救助改革創新背后的故事,展示了優秀案例蘊含的生動實踐和寶貴經驗。
這其中,既有浙江省在推進共同富裕進程中確保困難群眾“一個不能掉隊”的“弱有眾扶”創新實踐,也有陜西宜川、甘肅莊浪等地積極探索推動防止返貧幫扶政策和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政策銜接并軌的先行先試;既有加快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切實滿足困難群眾多元需求的山東肥城“桃仙子”照護服務隊、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橙子樹”救助服務品牌,還有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打造“社救驛站”、黑龍江省雞西市民政局“高效辦成社會救助一件事”以及福建省泉州市民政局建立完善社會救助“一事一議”機制的探索創新。
南京大學林閩鋼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左停教授、四川大學張浩淼教授、浙江工業大學祝建華教授、云南大學李靜教授等專家學者對案例的創新意義和推廣價值進行了逐一點評。
與會的基層民政工作者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認真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進一步深化社會救助改革創新,著力增進困難群眾民生福祉,不斷提高社會救助工作水平,積極主動為困難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據悉,為鼓勵基層民政部門積極推進社會救助改革創新,自2016年起,民政部連續八年舉辦社會救助領域創新實踐活動,累計推出創新實踐優秀案例108個。
各地民政部門以開展創新實踐活動為牽引,著眼解決困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聚焦工作中的難點、堵點,堅持問題導向,勇于探索實踐,推出了一批改革創新舉措,形成了不少創新成果,為推進社會救助體系迭代升級,構建城鄉統籌、分層分類的低收入人口常態化救助幫扶體系提供了重要實踐支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