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11日電 題:新春發新箭 長八改火箭新在何處?
中新社記者 馬帥莎
2月11日,中國航天宇航發射獲蛇年新春“開門紅”,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丁。北京時間17時30分,長征八號改運載火箭(以下簡稱“長八改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隨后順利將衛星互聯網低軌02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也是長八改火箭的首次飛行。
長八火箭系列化
長八改火箭首飛成功,意味著長征八號運載火箭(以下簡稱“長八火箭”)實現系列化。長八改火箭是在長八火箭基礎上,針對未來中低軌道巨型星座組網發射需求改進研制而成。它沿用了長八火箭的芯一級和助推器,芯二級為3.35米直徑通用氫氧末級,配置5.2米直徑整流罩。
長征八號改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宋征宇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相較長八火箭,長八改火箭的主要特點是運載能力更大、整流罩尺寸增大,將現有的3米直徑氫氧末級升級為3.35米直徑,同時提升發動機性能。
外觀上,3.35米直徑末級搭配更大直徑整流罩,使長八改火箭“腦袋更大”,可為衛星提供更大的“乘坐空間”,適應更多種類和更大體積的衛星。運載能力上,相較長八火箭,長八改火箭近地軌道運力提升2噸左右,相當于增加了近一輛小型貨車的重量;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力提升1.5噸左右。
宋征宇表示,長八改火箭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力達到7噸級,可以覆蓋未來主流軌道任務載荷的發射需求。它與長八火箭基本型、無助推器串聯構型共同組成長八系列火箭,形成太陽同步軌道3噸、5噸、7噸級的運載能力梯隊,有力提升中國中低軌道衛星組網發射能力。
2月11日,長征八號改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3.35米直徑通用氫氧末級首飛
長八改火箭首次采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新研制的3.35米直徑通用氫氧末級。該模塊配置氫氧發動機,具備雙向搖擺、兩次起動能力,采用共底貯箱。
專家指出,以液氫、液氧為燃料的火箭末級具有比沖高的特點,使火箭能以較少的燃料獲得更大的推力。在中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型譜規劃中,未來中高軌運載火箭主要構型均采用氫氧末級。
過去,中國僅有3米直徑氫氧末級,在箭體直徑、動力系統優化方面難以滿足國內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發展需求。氫氧末級采用通用化設計有利于后續中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統一產品規格,提升生產效率,進一步降低成本。
后續,3.35米直徑通用氫氧末級將作為成熟模塊,通用至其他型號運載火箭,有力提升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運載能力。
拉開長八系列火箭高密度發射序幕
長八改火箭的首飛拉開了長八系列火箭高密度發射的序幕。2025年,長八系列火箭還要執行多次發射任務。目前,長八系列火箭擁有天津、海南兩個總裝基地,可實現脈動式總裝,具備年產不低于50發的能力,滿足后續高密度發射需求。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樊晨霄表示,未來,長八系列火箭可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和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擇機執行發射任務,提高發射能力,后續還將逐步優化測發流程,在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實現7天發射、7天恢復的高密度發射能力,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商業發射服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