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7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5年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1月7日在北京舉行,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工作報告中提出全力做好2025年知識產權工作,明確著力深化知識產權高水平國際合作是重點工作之一,主要包括積極參與全球知識產權治理、推進“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走深走實、持續完善對外合作布局等內容。
1月7日,2025年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在北京舉行。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其中,參與全球知識產權治理方面,參與做好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框架下的各領域磋商,推動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國際規則制定。
推進“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方面,落實好第三屆“一帶一路”知識產權高級別會議成果,持續深化與共建國家的合作,有力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辦好2025年中國—東盟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推動完善金磚國家知識產權合作機制,支持舉辦第二屆中國—中亞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
完善對外合作布局方面,辦好2025年中美歐日韓五局合作局長系列會議,共同舉辦中歐兩局合作40周年紀念活動,推動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第二批產品清單生效。支持地方開展高水平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交流。
申長雨在工作報告中還介紹了2024年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深化拓展取得的成績:一是積極融入國家總體外交大局。中阿(阿聯酋)、中新(新西蘭)、中意知識產權合作協議簽署,中法、中澳知識產權合作協議納入領導人外事成果,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發布三國知識產權合作十年愿景聯合聲明。高規格舉辦第三屆“一帶一路”知識產權高級別會議,達成一系列新的合作項目。
二是深度參與全球知識產權治理。推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功締結《產權組織知識產權、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條約》與《利雅得外觀設計法條約》,在其中發揮了關鍵的建設性作用,受到各方高度評價。舉辦中國加入《專利合作條約》(PCT)30周年紀念活動。中國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發布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的排名提升至第11位,2012年以來累計提升了24位,成為世界上進步最快的國家之一。中國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集群數量達到26個,連續兩年位居各國之首。
三是深化知識產權多雙邊合作。成功舉辦中歐、中美、中英、中法、中日韓等局長會議,與有關方面簽署39份新的合作協議。深度參與中美歐日韓、中國—東盟、中非等機制性合作。推動金磚國家知識產權合作升級擴容。持續做好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第二批產品清單生效準備。專利審查高速路(PPH)合作網絡覆蓋84個國家。
四是支持地方開展知識產權對外交流。成功舉辦第二十一屆上海知識產權國際論壇,在浙江舉辦首次駐華知識產權官員地方行活動,支持廣東、海南、陜西、四川等地開展高水平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交流。
申長雨表示,2025年知識產權工作,將深入推進知識產權領域改革,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高標準謀劃“十五五”事業發展,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知識產權治理體系、制度規則、文化環境、人才隊伍,更大力度推進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高效益運用、高標準保護、高品質服務和高水平國際合作,更好支撐保障高水平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有力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