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寧波1月7日電 (錢晨菲)7日,浙江寧波兩會召開期間,6位寧波市政協委員亮相“委員通道”,共同講述宜居、宜業、宜游的“寧波故事”。
1月7日,寧波市政協十六屆四次會議開幕。 張斌 攝宜居
2024年,寧波再次入選最具幸福感城市,良好的居住環境是民眾幸福感的來源之一。
作為工程設計企業代表,華甬工程設計集團有限公司高新分院院長劉優君認為,寧波的宜居,體現在三個“之美”上——湖泊之美、大山之美、江海之美。
“在湖泊之美方面,我們參與月湖景區的建設,通過挖掘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融合自然生態、城市功能需求,助力打造開放式綠地公園。在大山之美方面,我們參與海曙區龍觀鄉生物多樣性友好景區建設,調研了解到四明山系擁有三千多種植物的基因寶庫。在江海之美方面,我們完成梅山灣28公里綠道的品質提升設計,下一步還將參與三江六岸的濱水綠地建設。”劉優君說。
她表示,未來還將通過設計打造更多的公園綠地和城市景觀,讓民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宜居,還體現在一件件民生實事上。“家門口青少年宮”正是2024年寧波市民生實事項目之一。
寧波市青少年宮副主任沈艷介紹,“當前,農村、城鄉接合部的校外教育資源特別少,小朋友很難就近享受到優質培訓和活動。為此,我們把‘家門口青少年宮’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孩子的笑容是最直接的反饋。2024年底,“家門口青少年宮”開設的舞蹈課程將一批外來務工子女送上了青少年宮的藝術大舞臺,一位孩子激動地說:“這是我第一次在這么漂亮的舞臺上跳舞。”
宜業
民營經濟是寧波的一張金名片。商會組織如何發揮搭“橋”鋪“路”、內引外聯作用,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寧波第一家成立的異地商會——寧波市溫州商會會長陳昌海以親身經歷舉例,2019年、2024年,兩次大型活動“世界溫商·走進寧波”“世界溫商·寧波大會”,邀請了數十個國家的華人聯合會主席、浙江商會會長、溫州商會會長和杰出的溫商代表近千人走進寧波,投資寧波,宣傳寧波,讓寧波這座城市更好地走向了世界。
“委員通道”現場。項燁 攝因寧波而來的,不僅是商界人士,還有科研人才。“很多人問我,為什么從美國硅谷回到寧波?因為我覺得寧波是一座吸引人才的城市。”走上“委員通道”,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光電信息材料與器件實驗室主任葉繼春擲地有聲。
2010年,他在硅谷遇到了時任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所長崔平,了解到寧波已經有了國家級的科研平臺——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開始萌生回國念頭。2012年7月,他辭職并買了4張單程機票,舉家回國,加入該所。
“回到寧波的這12年,是寧波科技事業蓬勃發展和高端人才快速聚集的12年。”葉繼春說,他相信未來寧波一定能集聚更多的優秀人才,也一定會有更多的科技創新成果。
葉繼春的故事,反映著寧波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不僅是高精尖領域,在寧波市政協委員、寧波田園牧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東道看來,田間地頭同樣大有可為。
“多年來,我們把紅美人種成‘共富果’。在此過程當中,我們最主要的是做好標準化技術培訓、品牌化銷售、小農戶變專家這三件事。從當初的28戶農戶到現在的300多戶農戶,在共同富裕的路上,我們希望以紅美人為中心組成同心圓,讓這個圓越變越大,帶領更多橘農致富。”韓東道說。
宜游
當下,博物館很“熱”,文物也需要“活起來”“熱起來”。
此方面,鎮海口海防歷史紀念館館長嚴輝深有感受,她說,“做博物館文創產品,我們注重融入傳統文化、本土文化和地方特色。”
其以海防館為例介紹道,海防館結合館藏古蓮藕化石、唐代越窯刻劃蓮花沙鑼、北宋越窯青瓷蓮粉盒三件文物,提煉了寧波人民喜愛的寓意純潔吉祥的蓮花文化,開發了“一蓮萬年”蓮盒香薰。
據了解,這朵來自萬年前的青蓮,不僅獲得國家專利,而且得到各個平臺和專業機構的關注,除了絡繹不絕的訂單,還入選“中國禮物”、獲“浙派好禮”大賽金獎。
除了文創產品,寧波許多場館還通過現象級展覽引爆熱點,例如近期寧波博物院策展的“東方的起點——寧波與西安”更是實現了“現象級”大展的“現象級”傳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