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石家莊11月30日電 (記者 陳林)滄州南大港候鳥棲息地迎來近300只東方白鸛,衡水湖發現國內罕見雪雁后又首次觀測到白頰黑雁,青頭潛鴨、彩鹮“扎堆”現身白洋淀……此間的河北,正吸引著各種珍稀鳥類“云集而至”。
東方白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連日來,南大港產業園區文化旅游局宣傳科科長張景興每天都通過監測平臺,對鳥類遷徙情況進行觀測,并在26日發現有近300只東方白鸛在當地“落腳”。
11月26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在南大港候鳥棲息地覓食。宋文峰 攝“去年冬季,我就通過監測平臺看到濕地結冰時,東方白鸛利用長長的喙啄破蘆葦根部周圍脆弱冰層捕捉小魚的畫面。”張景興說,近年當地通過一系列生態保護措施,有效改善了濕地整體狀況,從2019年至2023年間,這里觀測到的遷徙候鳥總數已由2萬只增長至超過10萬只。
此時的衡水湖,也迎來了候鳥遷徙的高峰期。30日,衡水濱湖新區資源保護局濕地生態監測科科長張余廣正進行鳥類監測。現場不時看到一群群豆雁,從湖面上空飛過。
張余廣說,11月6日他們首次在衡水湖發現雪雁,20日又監測到4只白頰黑雁,至此衡水湖鳥類記錄增至336種。“白頰黑雁的發現也刷新了河北省的鳥類記錄,目前達到487種。”
在雄安新區白洋淀,有“鳥中大熊貓”之稱、世界公認的極危物種青頭潛鴨,已從曾經的候鳥變成了留鳥。
30日,正在白洋淀拍鳥的河北省攝影家協會理事、安新縣白洋淀攝影家協會主席張學農說,野生鳥類是地方生態系統的晴雨表,2018年白洋淀僅觀測到幾只青頭潛鴨,如今有青頭潛鴨378只,他還曾拍到青頭潛鴨“帶娃”暢游的畫面?!扒囝^潛鴨選擇‘落戶'白洋淀,根源在于生態環境的改善?!?/p>
2017年雄安新區設立后,白洋淀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系統性生態治理,淀區野生鳥類越來越多,青頭潛鴨、彩鹮等曾經的“稀客”也正“扎堆來”。
近年來,河北生態環境治理保護成效明顯,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