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2日電 國家消防救援局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國家消防救援局森林草原滅火和航空救援司一級指揮長馬玉春介紹,進入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期以來,全國氣溫與往年相比總體是偏高的。同時,部分地區降水總體偏少。重慶、貴州、江西、福建、湖北、廣東、遼寧等省(市)森林火險等級總體偏高,發生了一些森林火災,但都得到了及時有效的控制,沒有發生重特大的森林火災。
馬玉春表示,據預測,秋冬防后期,華中、華東、華南、西南部分地區森林火險等級將比較高,需要重點加強防范。前期,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按照預防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的要求,先后組織了8800余人深入了370余處重點區域開展防火專項行動,配合地方對林牧區易燃可燃物進行計劃燒除,點燒防火隔離帶1700余公里,同時形成了5.4萬余公頃阻火隔離區。派出6400余人和8架直升機在25個省份靠前駐防,高效處置了森林火災16起,有效地防止了小火釀成大災。下一步,國家消防救援局將持續加強風險研判,指導隊伍進一步做好森林草原火險應對處置工作。
馬玉春指出,關于發展低空經濟對航空應急救援的影響,可以概括為四個促進作用:一是促進基礎設施持續優化。發展低空經濟,能夠推動更多的通航機場、直升機停機坪、無人機起降點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增加航空應急救援力量的布點,總體上提高救援效率。二是促進航空應急救援技術創新。吸引更多科研力量和資金投入航空器技術研發,推進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不斷創新、升級換代,為救援行動提供有力的支撐。三是促進航空應急救援體系不斷完善。發展低空經濟將推動各部門、各領域在航空應急救援中更加緊密合作,逐步建立起更加高效的協同機制。四是促進航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不斷壯大。低空經濟的發展將帶動航空應急救援產業的發展,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到航空應急救援隊伍中來,從而提高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整體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