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呼和浩特11月5日電 (記者 李愛平)“滿洲里鐵路口岸優化整合車底掃描、輻射探測等設備信息采集和應用,實現對每車廂信息采集時間平均2秒內完成,整列操作時間從過去10分鐘縮短至1分鐘以內。”內蒙古自治區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郭周明5日介紹內蒙古口岸智慧化改革新成效。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攝“內蒙古加大智慧口岸建設的目的,就是通過科技賦能實現對口岸監管資源優化整合和通關流程再造。”郭周明當日在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作此表述。
他舉例,如今在二連浩特、甘其毛都、滿都拉、珠恩嘎達布其等口岸,通過打造智慧口岸,驗放時間壓縮了50%左右;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在出境行李托運環節優化合并監管、檢查等多個流程,實現出境旅客“只提交一次行李、只接受一次檢查”,通關時間壓縮50%以上。
記者從內蒙古口岸辦獲悉,目前,內蒙古在12個公路口岸的8個口岸已建設貨運通道智能卡口建設,其中6個口岸已投入使用。智能卡口“一次驗放”模式將貨物卡口放行時間由過去的人工查驗壓縮了50%左右,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
郭周明介紹,內蒙古注重口岸智慧化建設頂層設計,2023年開始啟動滿洲里、二連浩特國家智慧口岸試點建設和改革,其他口岸智慧化改革也在有序推進。今年10月,內蒙古口岸管理辦公室等11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內蒙古自治區智慧口岸建設的實施意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