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嘉興11月4日電(胡豐盛 衛佳鋒)沙龍分享、直播培訓、咖啡交友、創意插花、巡游踩街……這段時間,浙江海鹽一座老糧倉內,一系列個性化活動的持續開展,提升了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凝聚力和向心力。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是一個充滿朝氣、能力強、責任大的群體,充分發揮他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要作用,是當前做好新時代統戰工作的重要課題。
近年來,海鹽借助互聯網和新媒體發展契機,以“統戰+電商”為抓手,在該縣于城鎮1593創庫電商文化產業園,打造新的社會階層人士1953·同心薈實踐創新基地,激發了網絡界人士創新創業的熱情。
在1953·同心薈實踐創新基地,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參加線下活動。海鹽縣委統戰部供圖暖心家園 匯聚“新”力量
1953·同心薈實踐創新基地用地面積約14畝,園內有6座1953年建造的糧倉,這座老糧倉歷史悠久,承載著老一輩人深厚的記憶。
在保留原有的記憶上,海鹽將5棟老糧倉空間資源有效整合,陸續引入“勝利農場”“彩逸絲綢”“篁記尺糕”“九熙文化傳媒”等“新”業態,打造成為集參觀學習、互動體驗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實踐創新基地,并依托陣地組織開展新階層人士座談會、茶話會、文化沙龍等,開展線上線下活動近50次。
“用老糧倉改造的1953·同心薈實踐創新基地,為我們搭建了更好的學習、交流、聯誼、創新平臺,時不時舉辦的活動也給了我們更多分享經驗,展示自我的機會,是一個溫暖的家。”彩逸絲綢負責人崔逸雯如是評價。
助力共富 啟動“新”動力
隨著“互聯網+統戰”信息化建設工作的破題,新階層力量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發凸顯。1953·同心薈發揮資源優勢,對接重點企業需求,輸送對口主播,帶動企業統一收購零散農戶的農產品并鼓勵農戶加入直播進行產品銷售,將富余勞動力變成富裕新動力。
同時,1953·同心薈組織開展線上線下知識科普宣講培訓,為相關單位和人員提供專業技能、知識管理等知識服務,協同推進轄區跨境電商直播行業轉型發展。
“我們實踐基地內會不定期開展‘理論+實踐+實操訓練’直播培訓活動,通過案例分析、現場互動、直播模擬等方式,給農戶們講解直播的知識與內容,也會直接進行現場演示,邀請學員進行實操,幫助學員進行實踐學習。”1953·同心薈新階層人士代表、勝源農業負責人陳兵說。
1953·同心薈各種課程為學員提供全方位指導,幫助學員搭上了電商直播的“快車”,成功帶動周邊200余人致富,增加收入約500萬元。
創新探索 展現“新”形象
在實踐創新基地建設中,海鹽持續開展“凝聚新力量、筑夢新時代”主題教育。“我們組織了政治理論學習、調研座談,理想信念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等各類活動20余次,持續引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用新思想凝心聚魂,進一步打牢共同團結奮斗的思想政治基礎。”海鹽縣于城鎮新階層工作負責人衛佳鋒表示。
同時注重發現、培養、推薦表現優秀、有影響力的新階層代表人士通過擔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職務,打造建言獻策、履職盡責的參政平臺,兩年來共組織參與政治協商30余次,提出意見建議100余條。
海鹽縣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海鹽將以“組織起來、發揮作用”為目標,進一步推動基地建設有新創意、工作有新模式、運行有新機制,引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新階智慧和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