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1月4日電(郭其鈺)“全球所有關注知識產權、關注創新發展的人們,都將記住杭州。”對于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AIPPI)會長奧山尚一來說,一場庭審成為其觀察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一扇窗口。
不久前,2024年AIPPI世界知識產權大會在浙江杭州舉辦。大會前夕,奧山尚一和近百名與會人員來到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旁聽了一起涉“AI數字人”發明專利權糾紛案件庭審。
司法是知識產權保護的最后一道防線。作為首批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城市,杭州不斷優化法治供給,年均審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逾萬件,為向“新”而行的城市厚植法治沃土。
某知識產權案件庭審現場。杭州中院 供圖嚴格保護讓真創新受到真保護
從一首歌曲、一篇文章,到一個標識、一個品牌,越來越多創新成果正通過知識產權運用發揮更大價值。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在司法實踐中,如何為受害者挽回損失,又讓侵權者付出沉重代價?杭州法院以數十起適用懲罰性賠償的案件,向社會公眾明確傳遞嚴懲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信號。
在萬向集團訴方某等侵害商標權糾紛一案中,法院有效銜接知識產權民事侵權與刑事處理,依法適用4倍懲罰性賠償,全額支持萬向集團800萬元訴訟請求,詮釋了“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不僅要“嚴”更要“快”。
“本案中,如果侵權成立,每拖延一天,原告的損失要怎么計算,這是必須考慮的問題。”談及這起“先行判決+臨時禁令”案,本案承辦法官這樣說道。
在審理《藍月傳奇》游戲著作權侵權案時,考慮到網絡游戲的生命周期短,如果等全案判決生效,原告的損失可能將難以彌補。為此,杭州知識產權法庭探索“先行判決+臨時禁令”救濟模式,就已查明的侵權事實作出先行判決,同時搭配臨時禁令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原告損失。
一組數據證明,裁判足以服眾:杭州法院約50%的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通過調解結案,知識產權案件一審服判率達90%以上。
專職技術調查官參與案件庭審。杭州中院 供圖數智保護以創新方式保護創新
數字時代,知識產權領域的新問題正追著新技術“跑”。當技術走在法律前面,對于新興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司法裁判在一定程度上被視為“風向標”。
今年8月,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陳志君擔任審判長,宣判了一起涉數據產品商業秘密保護行政訴訟案。在案件審理中,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數據產品能否作為商業秘密予以保護?
在沒有先例可參考的情況下,審判團隊經過近半年研討論證,多次向業界、學界專家咨詢,最終做出一審判決,從數據本身的價值屬性出發,探索以商業秘密保護數據產品的新路徑。
“數據背后,凝結著開發者的大量勞動。我們的核心要義,就是尊重數據的價值,厘清權利歸屬和邊界。”陳志君說。
知識產權案件往往是專業性極高的案件。在杭州知識產權法庭的庭審中,除了審判長、審判員、人民陪審員、書記員、原被告外,還有一個專門留給技術調查官的位置。
杭州知識產權法庭庭長王江橋介紹,該法庭率先引入47名專兼職技術調查官,參與技術類案件的事實查明工作。所有由技術調查官出庭的案件,無一件因技術事實問題被上級法院發回改判。
以杭州知識產權法庭審理的涉肝靶向藥物發明專利權屬糾紛系列案為例,如果走司法鑒定程序,單一案件的鑒定就需耗時3—6個月,而技術調查官參加案件調查后,4個月便查明了6件案件的全部事實。
外方當事人向法院贈送牌匾。杭州中院 供圖平等保護讓投資中國更放心
今年在杭州舉辦的AIPPI世界知識產權大會,是AIPPI成立127年來首次落地中國,也是參會人員的國別和地區數量最高的一次。全球嘉賓“用腳投票”的背后,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的認可,也是中國參與全球知識產權治理的開放自信。
作為東部沿海開放地區,杭州對外經貿活動持續活躍。近五年法院共受理涉外知識產權案件2500余件,涉外案件中很多案件權利人系外方當事人。
如何通過法治理念和手段讓中外市場主體安心放心?陳志君提到“平等保護”原則。
“這一判決堅定了我公司在中國繼續進行科技創新、持續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的信心”。美國FMC公司在給杭州知識產權法庭的一封感謝信中這樣寫道。
FMC公司起訴的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案,涉及農藥領域的發明專利,專業性強,杭州知識產權法庭對于舉證責任的分配以及單方委托鑒定能否采納大膽探索,避免了因鑒定程序造成訴累。一審宣判后,雙方當事人均服判息訴,被告積極履行了全部款項。
“中國是知識產權大國,有機會在知識產權保護和執法方面引領世界,進而讓創新者與投資者對中國充滿信心。”AIPPI印度分會會長赫曼特如是說。
向“新”而行,以“質”致遠。在新質生產力賦能千行百業的圖景里,司法機關是創新的守護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