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2日電 農業農村部3月22日舉行新聞發布,介紹“中國漁政亮劍”執法行動有關情況。會上,農業農村部漁政保障中心主任劉忠松表示,長期以來,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涉漁“三無”船舶的清理取締工作。
一是建立完善機制。2021年農業農村部聯合海關、公安、海事、海警,共同出臺了“三無”船舶聯合認定辦法。去年是該辦法出臺的第三年,全國打私辦組織相關部門對認定辦法的實施效果開展了聯合評估,從檢查情況看,辦法進一步明確了屬地政府的組織協調責任,為精準認定“三無”船舶提供了政策依據。
二是持續高壓整治。亮劍行動自2017年創建以來,每年都將清理取締涉漁“三無”船舶作為重要的執法行動,7年來,在中央的統籌領導下,在地方黨委政府的重視支撐下,各部門齊抓共管,同向發力,共清理取締涉漁“三無”船舶逾20萬艘,成效顯著。去年,農業農村部還針對高速快艇偷捕多發的新形勢,集中組織快艇涉漁違法活動專項打擊行動,沿海各地累計查辦快艇涉漁案件600余起,移交司法機關48起,查扣涉漁快艇1200余艘,會同公安、海警在浙江舉辦涉漁快艇集中拆解活動,一次性拆解違法快艇46艘、掛機80余臺,形成了強大震懾。
三是提升執法合力。2022年七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加強涉漁船舶審批修造檢驗監管工作的意見》,要求盯住船舶修造、拆解、標識、檢驗四個環節,繼續加力,綜合施治,從源頭掐斷“三無”船舶的產生渠道。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堅持“零容忍”的態度,堅決清理取締涉漁“三無”船舶,指導各地廣泛開展水陸聯合執法,露頭就打、窮追猛打、反復敲打,嚴厲打擊涉漁“三無”船舶非法捕撈、妨礙公務、套牌冒牌等行為,加強漁船修造檢驗監管執法,依法實施可核查、不可逆的認定處置,繼續組織公開集中拆解銷毀活動,最大程度壓縮非法船舶的生存空間,努力實現動態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