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烏魯木齊10月13日電 (戚亞平 林國強)今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10團昌安鎮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鼓勵連隊加大糧油作物種植面積,采取頭茬正播冬小麥,壓茬種植大豆、玉米、花生等作物,不僅提高土地綜合效益,也進一步促進職工增收、團場增效。
隨著秋收的到來,10團昌安鎮今年種植的7234畝大豆進入成熟季。這幾天,10團昌安鎮二連“兩委”和職工正忙著在田間地頭查看大豆長勢,確保大豆豐產豐收。
“我頭茬種的小麥產量達到600多公斤,效果比較理想,加上政府補貼,收益很可觀。我相信第二茬種植的80畝大豆肯定也能豐收。”二連職工孫良中說。
二連職工劉建民頭茬種植小麥,7月份收獲時單產實現700多公斤,效益喜人,堅定了他繼續種植糧油作物的信心。
“我今年第一茬種植了冬小麥,第二茬播種了70多畝玉米,考慮到玉米種植量越來越大,在播種時選擇了‘一膜六行’種植模式,成熟后不僅可以當青貯飼料,也可以收籽。”劉建民說,初步估算了一下,收籽的話,一畝地能達到800多公斤,整體來說效益是很不錯的。
通過黨支部引領,職工積極參與,今年10團昌安鎮二連拿出近一半土地,推行“一年兩熟”種植模式,強化政策引導,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該種植模式不僅提升連隊糧油作物產量和整體綜合生產效益,也有效提高職工的經濟收入。
10團昌安鎮二連黨支部書記聶春燕說:“下一步,連隊黨支部將鼓勵職工推廣‘一年兩熟’種植模式,在技術服務、銷路上為職工做好服務,助力職工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