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冰天雪地”到“綠水青山”,從古老的非遺文化到最前沿的5G技術,中國農村正以驚人的速度發生著巨大改變。《秀我中國》國際傳播欄目推出《新時代中國鄉村志》五集系列,聚焦產業、文化、人才、生態、組織五個方面的鄉村振興,以每集約15分鐘,總時長70分鐘的篇幅,跟隨中外主持人的腳步,穿越四季、跨越東西南北中,講述受全球受眾喜愛的中國鄉村故事。特此集納全部五集紀錄短片并致謝!
【第一集:雪鄉不是童話】
四十多年前,在中國東北的長白山脈,一座鮮為人知的小鄉村深藏在冰雪與高山之間,擁有舉世罕見的美妙雪景。它就是當今的旅游打卡地:雪鄉。
從無人知曉的窮鄉僻壤,到熱鬧繁華的旅游小鎮,從“第一家民宿”到“與世界共享”,雪鄉如何走出一條“因雪而興”的產業振興之路?
我們踏入這片銀裝素裹的大地,跨越近半個世紀的時間段,講述一個別樣的新時代鄉村振興故事。這不是雪中童話,而是雪鄉的真實記錄。
【第二集:羌繡出山記】
盛開的藤狀花朵,充滿著生命張力。這特殊圖案源自中國西南地區的汶川,這里是古老少數民族羌族的聚居地。數千年來,他們居住于高山,被譽為“云朵上的民族”。
羌繡,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刺“花”聞名,曾面臨傳承危機。如今,羌繡富有民族特色的造型和色彩,吸引了國際品牌的關注,成為走向國際的時尚元素,一朵芬芳盛開的綠茶花讓世界讀懂了羌族人民的語言。小小的銀針,五彩的羌繡,讓震后余生的汶川人改變了命運,也讓世界接納了古老的羌繡藝術。
我們來到這片羌繡故土,探索由羌繡藝術織就出鄉村振興的傳奇故事……
【第三集:奔跑吧,青山頭】
作為杭州亞運會帆船和沙灘排球比賽場地,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處于象山半島的東部,具有“三面環海,一線穿陸”的地理特征。土地利用、交通不便、資源受限等因素曾是該縣經濟發展的難題。
但近十年,當地因地制宜開發“體育+旅游”的特色村,鄉村面貌發生了巨大改變。從落后村到富裕村,這里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在杭州亞運會進入倒計時之際,我們來到寧波市象山縣,中外主持人走進田間地頭,與這里的父老鄉親聊聊家長里短,了解農村干部工作的酸甜苦辣,探訪全國體育現代化示范村——青山頭村,揭開鄉村振興的組織力量。
【第四集:千年梯田 十年新生】
舉世知名的紅河哈尼梯田,被認為是人類用雙手創造的世界農耕奇觀。以哈尼族為主的當地各族人民利用當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氣候條件,創造了從1300多年前延續至今的農耕文明。
然而一千多年前哈尼族祖先開墾的梯田,在現代社會卻遇到了發展的難題。當地人如何在保護梯田生態系統的同時,能夠養活自己?
今年是紅河哈尼梯田申遺成功十周年。十年來,哈尼梯田的生態系統保護得怎么樣?發生了哪些最新變化?“阿者科計劃”的實施給這里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轉變?
我們來到云南省元陽縣進行實地考察,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哈尼族人的生存智慧在這里得到一一呈現和解答。
【第五集 :5G辣椒王返鄉記】
不管是鮮嫩的麻婆豆腐,還是醇香的辣子雞,中國美食地圖中色香味俱全的秘密一定少不了辣椒!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傳統的辣椒種植的過程非常艱辛,需要長期跪地前行,指甲還容易受到作物的腐蝕而變形。
河南省臨潁縣地處黃河流域,水土豐沃,適合種植辣椒,但低效的傳統種植方式讓本就蕭條的農業更加難以為繼。
可是,一個返鄉年輕人,讓臨潁縣看到了新的希望,他組建起規模化的5G智慧農業基地,大大提高了效率,也讓臨潁縣從貧窮落后的小縣城,一躍成為“中國數字辣椒第一縣”,返鄉創業的新農民源源不斷地為當地農業發展注入活力。
新華社中外記者來到臨潁縣,探尋這位“5G辣椒大王”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