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昆明9月8日電 題:臺灣新媒體人云南邊關行:“西南邊陲的發展變化翻天覆地”
作者 羅婕
“第一次到云南邊境州市時,要乘兩天巴士才能抵達,現在飛機、高鐵已是暢通無阻。”時隔近40年再次踏訪云南,中華衛視董事局主席、臺灣媒體人黃阿原直言,目光所及之處,“中國西南邊陲之地的改變已是翻天覆地。”
9月1日至8日,由云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的兩岸新媒體人滇西行聯合采訪活動在云南瑞麗、芒市、保山、騰沖、龍陵等地舉行,來自兩岸的20余位新媒體人走進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的前沿,看到區位獨特、文化多樣、開放包容的云南。
氣候舒適、民族文化多元、城市建設好是臺灣青年、自媒體博主“寒國人”張紹群對云南印象的關鍵詞,“從高速公路進入瑞麗市,眼前車水馬龍,讓我看到兩個字——‘生活’。”
9月1日至8日,由云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的兩岸新媒體人滇西行聯合采訪活動在云南舉行。圖為9月5日,兩岸新媒體人在云南省瑞麗市探訪中緬胞波友誼24小時智能圖書館。 中新網記者 羅婕 攝
街道旁,中緬胞波友誼24小時智能圖書館免費為民眾提供借閱,開館一年多,已服務27000多名中緬讀者。“智能圖書館我在大陸一線城市看到過,沒想到在邊陲瑞麗,大家也能享受優質的公共服務。”此行中,張紹群的相機中留下了騰沖公交站臺旁的洗手池,瑞麗的熱鬧喧囂,保山整潔的街道,“超級工程”云南龍江大橋和司莫拉佤族村的鄉村振興之景……“我想告訴更多網友,大陸和想象中的落后、‘臟亂差’截然不同。”
夜幕降臨,中國重要的珠寶玉石集散地、“東方珠寶城”瑞麗剛剛蘇醒,在燈火通明的玉石直播基地,一聲聲“上鏈接”“成交”中,邊境貿易嶄露生機與活力。臺灣東森新媒體大陸中心副組長任以芳用“震撼”形容眼前的景況。
自2019年正式掛牌成立,位于瑞麗市的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德宏片區突出“沿邊”“跨境”兩大特色,重點發展跨境電商、跨境產能合作、跨境金融等產業,打造沿邊開放先行區、中緬經濟走廊的門戶樞紐。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能看到邊貿是大陸經濟的重要一環,地方邊貿各有成果。”任以芳表示,中老鐵路開通后,中國與老撾間的跨境貨運、客運量不斷攀升,云南進一步發揮區位優勢,迎來更多機遇。
9月1日至8日,由云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的兩岸新媒體人滇西行聯合采訪活動在云南舉行。圖為9月6日,兩岸新媒體人探訪位于云南省瑞麗市的瑞麗口岸姐告國門。 中新網記者 羅婕 攝
臺灣愛秀演藝文化傳媒負責人劉玉林在瑞麗了解到,自今年9月1日起,持《緬甸聯邦臨時邊界通行證》的緬甸公民可從中緬邊境口岸通道入境中國。站在瑞麗姐告國門,看著人緣相親、文緣相近的中緬民眾往來交錯,異國風情相互融合,劉玉林感嘆“中國走出去,世界走進來”。
“95后”臺青自媒體博主林惟綱多次游歷大陸,去過很多城市,此行了解到云南邊境城市的對外開放和發展機遇,他表示,大陸從大城市到小鄉村都有發展的機會和空間,“希望臺灣青年可以多到大陸走走看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