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8日電 《中國證券報》8日刊發文章《錨定擴內需穩增長 宏觀政策協同發力》。文章稱,多項稅費優惠政策延續、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提速、支持民企發展和活躍資本市場政策“組合拳”出爐、房地產金融政策調整優化……近段時間以來,圍繞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范風險,政策調控力度持續加大。
專家認為,針對性、組合性、協同性強的政策措施密集出臺,將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
(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促消費擴投資
圍繞下半年需要重點抓好的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近日在向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報告今年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時表示,積極擴大國內需求,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通過終端需求帶動有效供給。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
促進消費是當前恢復和擴大需求的關鍵所在。下半年以來,圍繞家居消費、汽車消費、電子產品消費等重點領域,多項支持政策落地見效。例如,商務部9月1日發布通知稱,根據“2023消費提振年”總體安排,于9-12月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家居煥新消費季”活動。
與此同時,近期多項稅費優惠政策密集發布,包括全年一次性獎金個人所得稅政策延續至2027年底、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等三項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提高等。專家認為,相關政策有助于減輕居民家庭負擔,直接增加可支配收入,也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
在擴投資方面,為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8月以來專項債發行節奏明顯加快。企業預警通數據顯示,8月新增專項債發行5945.77億元,截至9月7日,9月以來新增專項債發行已超過1200億元。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說,9月專項債發行還會保持較大規模,銀行配套融資也會跟進,預計1-8月基建投資(不含電力)同比增速有望企穩向上。這將成為帶動三季度經濟復蘇動能轉強的關鍵因素。
多舉措提振信心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是下階段穩預期、穩增長的重中之重?!吨泄仓醒?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印發以來,各部門迅速行動,推動相關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圍繞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層面重點從保經營主體、促進投融資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眹鹱C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介紹,在現有稅費優惠政策下,預計2023年全年可減輕經營主體負擔超1.8萬億元。民企融資支持政策圍繞“三支箭”展開,包括鼓勵金融機構增加對民企信貸投放、擴大債券融資支持范圍、支持符合條件的民企上市融資和再融資等。
光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表示,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圍繞公平準入、要素支持、法治保障、優化服務、營造氛圍等五方面作出具體部署。相關政策有望在三季度加速進入實質性落地期,提振民企信心。
此外,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減半征收證券交易印花稅、規范股份減持行為、調降融資保證金比例等政策“組合拳”出爐。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說,優化IPO、規范再融資充分考慮了當前市場形勢,可在一段時間內減輕資金面壓力,有利于促進市場企穩回升。
“立足當下,證監會等多部門已落地多項舉措,將對短期內穩定市場產生積極作用?!被涢_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表示,著眼長遠,活躍資本市場的核心任務是提高上市公司吸引力,關鍵舉措是引入長期資金,基礎功課是優化交易制度環境。
持續化解風險隱患
在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同時,持續化解風險隱患也至關重要。
引導房地產行業實現“軟著陸”是當前各方的共識。在需求端,“認房不認貸”、降低首套房存量房貸利率、下調首付比例等多項政策利好迅速落地,對于穩定樓市預期具有重要意義。
在供給端,金融管理部門表態穩妥應對民營房地產企業風險。高瑞東認為,當前房地產開發企業仍面臨融資緊張的問題,房企年內面臨較大的到期償債壓力。預計圍繞著“第二支箭”將繼續擴容增量,促進房地產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與此同時,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化解備受市場關注。例如,湖南省政府常務會議日前原則通過《湖南省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工作方案(送審稿)》。
東吳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陶川表示,目前地方政府一攬子化債方案“如箭在弦”。特殊再融資債券是在不改變現有政府債務制度安排的情況下切實可行的債務置換工具。
在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過程中,多部門將通力合作。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日前聯合召開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電視會議提出,統籌協調金融支持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工作,豐富防范化解債務風險的工具和手段,強化風險監測、評估和防控機制,推動重點地區風險處置,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