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湖北荊門9月27日電 (熊東東 周音)由中國自主研制的“鯤龍”AG600M滅火機27日以全新消防涂裝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成功完成12噸投汲水試驗。本次試驗是繼5月31日該型機完成陸上首飛,8月29日完成水上首飛后的又一重大里程碑節點,有效評估了AG600M的投水滅火效果。
圖為“鯤龍”AG600M滅火機在水面高速滑行中完成汲水。 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據了解,AG600飛機是為滿足中國應急救援體系和國家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迫切需要研制的重大航空裝備,是中國首次按照民用適航標準研制的大型特種飛機。2017年以來,AG600技術驗證機相繼實現陸上、水上、海上首飛,以及9噸汲投水滅火功能驗證試飛。2019年以來,項目團隊結合技術驗證機試飛驗證數據以及市場需求等,全面開展AG600M飛機優化設計。
當天10時05分,滿載12噸水的AG600M滅火機從漳河機場跑道陸上起飛,在投水區域完成投水后平穩降落在漳河水庫,在水面高速滑行中15秒完成12噸汲水,隨即騰空而起,在空中完成一系列既定試飛科目后,在投水區域再次投水,精準覆蓋目標區域,并于10時16分順利降落漳河水庫。
9月27日,由中國自主研制的“鯤龍”AG600M滅火機以全新消防涂裝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成功完成12噸投汲水試驗。 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整個試驗過程飛機狀態良好,各系統運行穩定,投水精準度及投水量滿足設計目標,圓滿完成“地面注水投水—水面汲水投水”連貫作業模式驗證。本次試驗是對實戰應用的核心能力進行系統檢驗,是該型機服務中國應急救援體系和國家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的關鍵一步和必備環節。
據悉,AG600M飛機最大起飛重量60噸,最大載水量12噸,最小平飛速度220千米/小時,航程4500千米,具備優越的低空、低速、短距起降性能,相比技術驗證機具有更高安全性、更大投水量、更遠航程、更強大的抗浪性能,更優秀的平臺系列化發展能力。
AG600M飛機全面轉入適航取證階段,標志著中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技術體系和自主研發工業能力全面形成,構建了完整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適航驗證方法,大型特種飛機自主研發、制造、試飛、管理隊伍日趨成熟。
在試驗活動現場,中航通飛華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和光大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4架購機協議及研制融資協議,與河南航投航空設備租賃有限公司簽署了2架購機意向協議,標志著該型飛機在任務能力驗證和市場化開拓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