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2日電 (張之潔)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9月2日完成首次出艙任務。目前空間站在軌穩定運行,這離不開前期航天產品質檢員的嚴格把關與航天產品的智慧檢驗。
航天產品對于質量和精度的要求非常高,以天和核心艙的核心部件貯箱膜盒產品為例,它由百余個精度達微米級的環片組成,1微米僅相當于成年人頭發絲粗細的1/400。
過去,檢驗人員需依靠放大鏡、游標卡尺吃力地把控產品質量?,F在,隨著影像測量儀、軸類光學檢測儀、三維激光掃描儀等數字化質檢設備投入實際應用,檢驗人員依托能夠自動記錄、判讀、打印、統計、分析測量數據的質檢“利器”,就能輕松掌控航天產品質量,平均提升檢測效率達5倍,產品質量可靠性大幅提升,生產制造能力也顯著提高。
實踐表明,數字化轉型是實現航天產品智慧檢驗的必經之路。近年來,航天科工航天三江所屬南京晨光已有許多數字化檢測設備陸續投入檢驗實操。一個個“智慧檢驗”應用場景不斷涌現,數字化賦能智慧檢驗令檢驗人員輕松應對日益增長的檢驗任務,數字化轉型正悄然改變著航天產品的傳統檢驗模式。
談到“智慧檢驗”帶來的改變,該公司從事質檢工作數十年的質檢組長董克勇感觸頗深,他說:“泵閥零部件異形件多、檢驗量大,自從影像測量儀等數字化檢測設備投入使用后,就能夠輕松應對翻數番的檢驗任務,還避免了原先人工檢驗易產生的測量誤差。此外,同步獲取的海量檢測數據,還為質量改進提供了數據支撐?!?/p>
公司建設項目團隊積極推進質檢業務模塊的線上應用,實現了檢驗信息報送、檢驗印章管理、檢驗資源管理、不合格品審理等業務的線上管控,大幅提升了質檢管理效能。數字化檢驗執行平臺的建設為加強質量檢驗前臺執行和中臺控制,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把控的無紙化落地提供了可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