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29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灣今年5、6月新冠本地疫情如海嘯,醫療最前線染疫不在少數,但臺灣三大醫師工會估計,近60%確診醫護未申請任何職災給付,呼吁臺當局衛生福利部門與勞動主管部門具體保障醫護勞工權益,并排除醫護依法救濟的障礙。
據報道,臺灣在每天新增新冠確診2萬到8萬多病例的那段期間,醫療一線既辛苦又危險,由于醫事人力不足、醫療量能緊繃,不時傳出因公染疫必須自假休養,或在隔離期間仍被召回醫院照顧患者。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會員、職業醫學科醫師張恒豪表示,以全臺民眾確診率約17.8%來看,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醫事人員至少有2.6萬人曾確診,更何況醫事人員暴露風險比常人高,染疫人數恐怕更多;據他推估,臺北市醫學中心染疫率應高達20%至30%。
張恒豪說,根據規定,臺灣醫護人員因公染疫可申請“第5類傳染病防治工作致傷病或死亡補助”,公職醫護可申請“公務人員執行職務意外傷亡慰問金”、非公職可再申請“勞保職災保險”給付。
報道稱,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臺大醫院企業工會、臺灣醫療工會聯合會今年7月初針對450多名醫事人員進行“醫事人員因公染疫權益調查”,發現31%受訪者在染疫治療期間請的是半薪普通傷病假、10%用自己的特休假、4%請無薪事假。
調查也發現,74%受訪醫事人員并不清楚隔離期間全屬公傷假,也不知道可以申請哪些職災給付,導致多達59%受訪者沒有申請任何職災給付或照護補助,有74%受訪者認為雇主提供的職災權益協助不足、86%認為當局提供的協助不足。
對于未申請職災相關給付的原因,65%受訪者表示不了解認定要件與申請流程、41%擔心或實際面臨來自院方管理層的壓力。張恒豪質疑,醫療院所一來擔心通報職災后會增加勞檢比例,二來不愿因職災通報量大增,導致來年勞保保費變貴,因此從中阻撓。
上述醫師或醫院工會搜集到的案例中,他說,有醫院要求染疫醫護做病毒基因定序,作為因公染疫的證明,也有醫院稱若職災給付沒申請到,也會一并失去申請一般傷病補助的資格,以各種似是而非的理由阻擋申請。
張恒豪認為,臺當局衛生福利部門、勞動主管部門既已提供職災相關補助,臺衛生福利部門應提供醫事人員染疫資料供臺勞動主管部門勾稽及查核,避免染疫醫護成職災黑數,如果雇主阻撓醫護認定職災,主管機關也應介入調查并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