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天津8月25日電 (孫玲玲)8月24日,天津市衛生健康委舉行“衛生健康這十年——黨的十八大以來天津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成效”專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發布的數據顯示,十年來天津市心臟病、腦卒中等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都呈現較大幅度的下降,2021年天津居民期望壽命達到82.03歲,較2012年升高0.84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據悉,非傳染性疾病是影響天津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天津市每年因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死亡占居民全部死亡的比例接近90%。與2012年相比,2021年天津市戶籍居民慢性病過早死亡概率下降18.14%;急性心梗標化死亡率下降69.11%;腦卒中標化死亡率下降18.77%;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標化死亡率下降57.84%。
“十年來,天津市大力開展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國家級示范區從2012年的1個增加到2021年的9個,市級示范區從2個增加到16個。監測結果顯示,特別是國家級示范區居民的人均期望壽命顯著高于非示范區。”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江國虹介紹。
江國虹介紹,近年來,天津市大力普及健康生活,2018年,天津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在全國率先成為“民心工程”。傳播途徑更豐富,覆蓋范圍由100萬人/年增加到約500萬人/年,健康單位數量由2012年的27家增加到2021年的3647家,創建類型從2012年的5類發展到2021年的12類,遍布全市16區。健康主題公園面積由創建之初的13.22萬平方米增長到2021年的1050萬平方米,增長了80倍。健康步道長度由創建之初的1600米增長到2021年的79206米,增長了50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