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24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官方從今年4月開始開展全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此后,各地法院組織集中開庭審理、公開宣判了一批社會影響大、關注度高的案件,掀起打擊養老詐騙犯罪強大攻勢。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24日通報,專項行動以來,截至7月底,全國法院受理養老詐騙刑事案件共1394件(含專項行動以來已審結案件),其中一審案件1164件,二審案件230件;全國法院開庭審理養老詐騙一審刑事案件693件,宣判一審刑事案件603件1579人、二審案件122件377人。
最高法此次發布6件養老詐騙犯罪典型案例,旨在進一步明確投資“養老項目”、銷售“養老產品”、宣稱“以房養老”等重點打擊犯罪的表現形式。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三庭負責人對此表示,這些案例從不同角度揭露了養老詐騙“套路”手段及其危害,幫助老年人提高法治意識和識騙防騙能力,有利于最大限度擠壓“行騙空間”。
數據還顯示,各地法院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做好涉案財物清運、財產變現、資金歸集、清退等工作,最大程度挽回受害民眾經濟損失,最大限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專項行動以來,全國法院執行養老詐騙案件財產20億余元(人民幣,下同)。
實踐中,湖南法院已審結養老詐騙案件執行到位金額1.35億余元。四川法院審理的“桂森苑”養老公寓非法集資案兌現1100余名集資參與人1.04億余元,兌現率100%。江西“老慶祥”案,法院通過打包拍賣、線上線下雙軌登記等措施,破解集資參與人眾多、涉案財物復雜等難題,執行到位2.69億余元,清退比例達50%。
此外,各地堅持“邊打邊治邊建”,建立健全預防治理和保障老年人權益的長效機制。其中,湖南法院向民政、市場監管、金融監管等部門發出60余份司法建議書,廣西法院也在積極推動標本兼治、長效常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