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深圳8月18日電 (朱族英)深圳18日迎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三周年。三年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簡稱《意見》)部署的56項重點任務中,深圳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等14項已經完成,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42項取得進展,5方面47條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先行示范作用進一步彰顯。
在深圳福田人流車流熙攘的CBD路段,元戎啟行全無人自動駕駛汽車“眼觀六路”,自動旋轉方向盤通過狹窄擁堵的雙車道,避開橫穿馬路的行人和電動車……預計2025年,以該車為原型的量產自動駕駛汽車將開始大規模入市。
三年來,深圳制定新規,為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細胞和基因等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提供支撐。自《意見》印發以來,深圳共新制定法規29部、修改25部。
其中,《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深圳經濟特區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等,皆為全國首創性法規。
元戎啟行CEO周光說:“全無人自動駕駛的道路測試意味著自動駕駛技術已擁有讓機器代替人力的能力。隨著《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的推行,自動駕駛汽車的行業準則、交通事故權責、商業化運營將會得到規范。”
深圳堅持新發展理念為指引,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綜合經濟實力邁上新臺階,經濟運行穩中提質。2022年上半年,深圳GDP增長3%,出臺幫助市場主體紓困“30條”、聯動生產端促消費“30條”、工業穩增長提質量“30條”、推動經濟穩定增長“30條”等穩增長組合政策。
截至目前,深圳已累計為市場主體減負超1240億元。產業競爭力顯著增強,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穩定在30%左右,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比重達75.3%。
今年六月,深圳出臺《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提出發展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的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來產業,涵蓋網絡與通信、智能終端、軟件與信息服務、數字創意、現代時尚、智能網聯汽車、高端醫療器械、生物醫藥等產業。
在2022光明招商大會上,來自生物醫藥、新材料、智能制造、新能源、科研機構、金融服務等多個領域的企業,紛紛簽約“入駐”深圳;在2022深圳生物醫藥產業專場招商會上,企業代表熱議深圳生物醫藥產業戰略規劃、扶持政策、創新創業環境、政府招商服務,現場簽約總金額約120億元……
據悉,深圳2022年上半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41.8%。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高端醫療器械創新中心、5G中高頻器件創新中心獲批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生態進一步完善,截至2022年7月,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1萬家、世界500強企業達10家、境內外上市企業突破500家,經認定的市總部企業數量達319家。
彰顯先行示范作用,深圳強化粵港澳大灣區重要引擎功能,穩步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數字人民幣試點、人民幣國際化、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等綜合改革清單事項落地深圳,示范效應明顯。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相關負責人稱,自2021年10月19日“跨境理財通”首筆業務落地以來,截至2022年7月末,深圳轄內共有24家銀行獲得試點資格,通過銀行參與試點的大灣區居民達13728人,跨境資金匯劃金額合計4.36億元,雙方向投資產品交易額合計2.59億元,約占整個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總量的三分之一。
在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方面,作為該業務首批試點對象,傳音控股財務負責人肖永輝稱,上線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后,企業在額度內可根據需要隨時進行資金調撥,批復內的子公司業務均通過資金池進行集中結算,結算效率明顯提升,有效降低人力成本。
目前,傳音控股已基本實現全球主要地區的資金歸集,跨境資金調撥速度從以往的按天計算變成了按分鐘計算,從境外收款到歸集調撥至境內,僅需10分鐘即可到賬。一年多來,傳音控股、創維集團等5家深圳試點企業集團業務量達318.6億美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