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8月18日電 (高雨晴 楊杰英)十八大以來,山西立法工作成效顯著。該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共制定省級地方性法規84件、修改88件、廢止45件,批準設區的市地方性法規309件。
8月18日上午,在山西省委宣傳部舉行的“山西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四場發布會上,山西省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十年來山西立法工作取得的成績。
“十年來,山西開展改革立法、惠民立法、環保立法、弘德立法、協同立法,及時把山西省委決策部署轉化為法規制度。”山西省人大常委會新聞發言人、常委會委員、研究室主任張世文介紹,制定、修改和廢止法規217件,立法工作呈現出數量多、分量重、節奏快、質量高的特點。
其間,山西不斷加強重點領域立法。聚焦全省深化改革中的重點難點堵點,山西制定一枚印章管審批、優化營商環境等法規;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制定完善大氣、水、土壤、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條例;圍繞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制定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等法規;此外,還制定修改平遙古城、傳統村落、山西老陳醋保護等法規,推動山西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賦能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作為全國首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山西還積極推動相關法規落地。張世文說,山西正在制定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法規,助力該省在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安全中實現自身轉型發展。
“充分發揮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突出立法重點,完善立法機制,豐富立法形式,確保法規立得起、接得住、真管用。”張世文表示。
十年來,山西積極探索開展“小切口”立法。“結合山西實際,突出地方特色,通過切小題目、切細內容、切準特色、切實措施,開展創制性立法,‘量身定制’解決山西實際問題。”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成斌說。
如,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規定、農業生產托管條例、預防和制止餐飲浪費規定等一批針對具體事項、具體工作、適用管用的“小切口”立法,成為山西地方立法工作的亮麗名片。
在完善民主民意表達平臺和載體方面,十年來,山西省人大工作也頗有成效。“87件人大代表議案被確定為立法項目,所有法規草案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監督工作廣泛調研、深入一線,最大限度傾聽民聲、體現民意。”張世文說。
據了解,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已設立13個基層立法聯系點,并依托全省5000多個代表聯絡站平臺,不斷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和渠道,確保法規草案的起草、修改、審議、通過等各個環節都能聽到人民群眾的聲音、反映人民群眾的意志和要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