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8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18日指出,受惠于半導體封測及出口持續成長帶動,科技產業園區(原加工出口區)交出營業額連24個月正成長、2022年上半年2555.6億元(新臺幣,下同)的佳績,全年上看5000億元。
加工處表示,今年上半年園區雖面臨疫情升溫及其他不確定因素干擾,但因芯片缺料、資通訊需求走揚、高爾夫球等輸出產品大幅成長帶動下,園區上半年營收成長高達18%,進、出口分別成長26%及30%,公司數也首度達到730家。
此外,全區員工人數大幅增加約3500人、總數逼近8.8萬人,創下34年來新高,且據最新統計,園區7月出口續創新高,達17.88億美元。
加工處進一步就個別園區情況分析指出,今年上半年以楠梓園區、屏東園區及高雄軟件園區表現最為亮眼。
其中,楠梓園區為全球半導體封測重要基地,受新興科技對芯片需求大增影響,上半年營收成長約3成、貿易額成長約4成;屏東園區受惠美國市場大幅成長,今年年產值可望突破200億元大關。
高雄軟件園區因疫情帶動“零接觸”商機爆發,今年上半年整體營收增加23%,其中信息軟件、數位內容及智慧應用等重點產業更大幅成長29.3%。
加工處長楊伯耕表示,今年科技產業園區除IC封測、資通訊等產業營運成長亮眼外,半導體設備與原材料、智慧制造及電動車等新興產業表現也不錯。
楊伯耕強調,加工處將持續布局產業創新升級,期帶動園區營運再創高峰,并積極推動高雄軟件園區第二期、屏東園區擴區及楠梓園區第三園區等開發計劃,以布局園區下一波成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