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8月1日電 (記者 童笑雨)“現在各類孝德文化活動辦得轟轟烈烈,但有個問題需要反思:它是年輕人喜歡的嗎?能不能滿足我們的精神文化需求?”談及孝德文化如何創新傳承,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李思屈反問了這幾個問題。
7月31日,孝德文化助力共同富裕研討會在浙江杭州舉行。現場,專家學者針對浙江紹興上虞孝德文化的傳播與弘揚開展研討,并提煉了關鍵詞:隨處可見、觸手可及。
“孝”字重千金,孝德凝聚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上虞是中華孝德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數千年來涌現了無數感人的故事,“孝女曹娥”的故事便源于此地。
研討會活現場。 王剛 攝如何創新講好孝德故事、傳承孝德文化,是一道時代考題,也是上虞破題民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關鍵。
上虞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蔡建紅表示,一直以來,上虞努力將傳世孝德以多姿之勢逐步融入民眾生活,在全社會掀起“孝德風尚”。她表示,希望借研討會集思廣益、博采眾長,助力打造上虞孝德文化IP,賦予上虞孝德文化以新的時代內涵,實現精神物質雙豐收,助推上虞更快實現共同富裕。
為做活孝德文化這一品牌,李思屈認為,要賦予孝德文化新的敘事框架:“在調性上避免苦情路線,在理念上超越服從理念。”同時,孝德文化還要可視、可感,讓它融入民眾生活,隨處可見、觸手可及。
蔡建紅發言。 王剛 攝他提到了自己在英國泰晤士河游玩的經歷:河邊的座椅都是民眾為紀念長輩贊助的。椅子上釘著一塊銘牌,寫著長輩和這把椅子的故事,也是捐贈人的親情記憶。
“故事很溫馨,設施又便民,關鍵是孝德文化‘潤物細無聲’。”李思屈建議,可以通過孝德便民設施打造、贊助孝德座椅、孝德墻等方式,讓公共設施成為曬創意、曬親情德共享空間。有關部門還可以與文旅部門合作,打造孝德民宿和孝德博物館,讓民眾更有獲得感。
除了貼近人們的生活,浙江傳媒學院動畫與數學藝術學院動畫系副主任廖思逸認為,孝德文化在新時代的弘揚,更要關注Z世代,即出生在1995年至2010年之間的青年群體。
“孝德文化不能只存在于博物館、書本里。”廖思逸說,作為與青年人溝通的一種媒介,內容創作者應當思考,如何詮釋新時代背景下的孝德文化,讓年輕人因為一部動漫作品而走進一座城市,喜歡上一種文化。
李思屈發言。 王剛 攝她認為,作為“孝德文化之鄉”的上虞,有很多故事可供挖掘,并用動漫語言講述。“動漫是一種極具親切感的呈現方式,它能將孝德文化可視化,可以有效帶動消費、文旅。”
專家的發言,為新時代孝德文化的傳播、弘揚提供了新思路。在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副教授、策略傳播系主任何春暉看來,還有一點不容忽視:孝德文化的城市品牌建設。
“一個城市沒有城市主題文化,就會千城一面。”何春暉說,近年來,上虞致力于打造新時代孝德文化傳承地,但縱觀中國,浙江臺州仙居、江西德興、湖北孝感、山西運城、山東臨沂等地也致力于打響孝德文化品牌。
如何在這么多城市中脫穎而出,走出一條特色化、差異性道路?何春暉建議,可加強都市圈品牌的協同發力,融新興媒介與城市故事于一體,進行360度的立體化城市傳播。
此外,還要賦予品牌符號性格,并將其滲透到民眾、游客、消費者在上虞的不同場景里,如火車站、景點、商場等,以此喚醒民眾對上虞的認知和記憶。
據悉,本次活動由中國新聞報、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中共上虞區委、上虞區人民政府主辦,由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新聞發展中心、中共上虞區委統戰部承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