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7月20日電 (梁欽卿)重慶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20日召開,會上聽取了重慶市人大民族宗教僑務外事委員會關于重慶市建設中西部國際交往中心情況的調研報告。報告指出,重慶將依托成渝地區兩地各自外事資源優勢,推動川渝外事活動場所、平臺等共建共享,聯合或輪值開展重大外事活動和國際交流活動。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明確要“共建‘一帶一路’對外交往中心”。國務院批復同意重慶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2021年4月,商務部印發的《重慶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總體方案》要求重慶在建設中西部國際交往中心等方面開展探索。
報告稱,川渝將聯手以“熊貓”“火鍋”等極具區域性的文化符號,構建成渝親切、熱情的城市形象;加強川渝涉外政務服務的互辦互認,推動有關涉外業務線上辦理,密切兩地涉外事務合作聯動,提高川渝兩地涉外事務服務效率和一體化水平;進一步深化與港澳臺地區、東部地區以及長江經濟帶沿線省市的交流合作,提升成渝地區國際交往影響力。
當前,重慶正在逐步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
報告指出,目前,重慶市國際友好城市52個,國際友好交流城市112個;經中國外交部批準外國在渝設立領事機構達13家,居全國第四;在渝世界500強企業312家,正式開放口岸4個,國際航線數量108條。
2021年,重慶市外貿進出口總值突破8000億元人民幣,排名全國前茅,實際利用外資連續五年超過100億美元。重慶市內企業“走出去”辦企累計超過300家,海外資產累計近200億美元。東盟已連續三年成為重慶第一大貿易伙伴。
接下來,重慶將著力提升涉外項目的能級,加快建設國際會議目的地;深挖三峽、火鍋、川劇、吊腳樓等巴渝文化特色元素,用好大足石刻、銅梁龍舞、綦江版畫、重慶川劇院等本土特色文化品牌,充分展示巴渝風貌鄉土人情;支持武隆、大足、巫山等區縣推進旅游國際化,打造區域旅游目的地國際化發展示范樣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