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衢州7月16日電(郭其鈺)“十多頂大蓋帽管不好一頂破草帽”,這是曾經基層治理中普遍面臨的尷尬問題。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執法體制中存在隊伍太雜、職責不清、重復執法、多頭管理等弊端。
為破解“九龍治水”難題,近年來,浙江以“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牽一發動全身”,深入踐行“整體政府”理念,“一張臉”面對企業群眾,讓行政執法從“九龍治水”變為綜合監管,形成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新格局。
浙江衢州市域治理中心展示屏。 郭其鈺 攝物理整合:隊伍事權體制重塑
何為“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
簡單說就是把牢“一個口子執法”改革方向,將多個領域執法事項納入綜合行政執法范圍,將多個條線行政執法隊伍能統盡統,并在此基礎上按需向鄉鎮(街道)賦權,將行政執法力量向基層下沉。
今年2月,衢州市衢江區樟潭街道網格員在巡查中發現多家飯店存在油煙亂排放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周邊居民正常生活。衢江區社會治理中心發出預警,該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聯合市場監管、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部門對樟潭街道三家餐飲店開展“綜合查一次”執法處置。
這是“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的一個縮影。衢州構建“綜合行政執法+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交通運輸、衛生健康、應急管理”的“1+5”行政執法體系,同時通過減上補下、力量下沉,推進729名編制下沉鄉鎮(街道),整體優化“金字塔型”力量布局。
除了執法人員能統盡統,執法事項也能并盡并。衢州市綜合執法局局長齊富軍介紹,該市建立“執法目錄總清單+綜合執法清單+專業執法清單”三張清單,整合高頻率、高需求、高綜合事項,形成以綜合執法事項為主的“橄欖型”事權集中配置結構。
在省級層面,浙江成立全國唯一的省級綜合行政執法指導部門,將25個領域1360項行政處罰事項統一納入綜合執法,“綜合行政執法+部門專業執法+聯合執法”執法體系基本建立。
浙江衢州“大綜合一體化”體系貫通架構圖。 郭其鈺 攝化學融合:貫通協同整體智治
長期以來,數千個行政執法事項多而雜,且分散在不同職能部門。因此,“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在完成隊伍、事權“物理整合”之后,開始打通跨層級、跨部門執法數據,向“化學融合”躍遷。
如浙江寧波整合組建區(縣、市)社會治理中心,做實建強鄉鎮(街道)綜合信息指揮室,推動6大系統23個重大應用在基層銜接貫通,確保一般事件依托鄉鎮(街道)處置辦結、重大事件上達縣級處置辦結并限時反饋。
近日,浙江寧波迎來近40度高溫,“夜生活”日漸豐富,市容管控的“夏季病”也隨之而來。如以燒烤攤為代表的市容亂象往往涉及多個領域的違法行為,包括無證攤販的食品安全隱患、跨門占道帶來的交通隱患、亂拉設備電源線導致的火災隱患等。
7月6日晚,寧波市鎮海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幾名執法隊員走進一家家餐飲店,他們手持一張“清單”,一項項勾畫市容、燃氣、油煙等各個領域的檢查事項。
“以往單一部門開展市容管控難度極大,此次是對剛建成的鎮海6支鄉鎮(街道)執法隊伍的一次‘小考’,跨部門執法平臺之間的貫通問題,各行業不同檢查流程、檢查手段的適配問題,聯動隊伍組建后的效能問題還都待進一步解決和優化。”鎮海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黨委副書記胡鵬程說。
據悉,目前浙江全面推進鄉鎮(街道)“一支隊伍管執法”,該省有200多個鄉鎮(街道)以自己名義開展綜合執法。
數字賦能:深化改革迭代升級
在執法人員精簡、執法事項卻大增的背景下,如何破題?浙江借力數字化改革,加快建設“大綜合一體化”執法監管數字應用,以數字賦能提高執法監管水平。
近日,嘉興市嘉善縣司法局在“行政執法協調綜合應用場景”上傳了一條協調結論:大數額罰款定性為重大行政處罰決定案件,由縣級行政執法部門依法管轄。
在此之前,“較大數額罰款”是否在“等重大行政處罰決定案件”范疇內,是否理解為“由鄉鎮綜合執法”處理“較大數額罰款”,一直是鄉鎮(街道)與縣級行政執法部門間的爭議點。
為此,嘉善縣大云鎮人民政府通過“綜合應用”向嘉善縣司法局提交了爭議材料,嘉善縣司法局依據“綜合應用”自動匹配提供的相關專家及涉及部門信息,組織開展在線研討、不記名投票,最終形成決意。
從收到建議到形成定論,只用了5天。“行政執法協調綜合應用場景”運用一體化、數字化思維解決了多跨性行政執法事項協調難問題。
無數據不管理,無數據不決策。浙江省司法廳廳長陳偉介紹,浙江“大綜合一體化”執法監管數字應用將于8月份上線運行,涵蓋“許可審批—監管檢查—處罰辦案—執法監督—效能評價”全流程,涉及42個執法條線、省市縣鄉4600多個執法主體和5萬多名執法人員,是一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巨系統。
浙江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成表示,浙江將著眼提升基層整體智治水平,深化推進基層管理體制改革,在優化組織結構、盤活編制資源、激發干部活力等方面深化推進,不斷夯實筑強基層大底盤,力爭今年底基本形成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