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7月15日電 (唐貴江 肖乃花 張普輝)記者15日從廣東省自然資源廳耕地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獲悉,廣東通過大力推進實施新一輪墾造水田,累計形成水田指標25萬畝,還清了全省16.3萬畝水田指標歷史欠賬;大力推進歷史不實補充耕地整改,還清了全省歷史不實補充耕地數量指標欠賬9.54萬畝。
通過上述舉措,廣東實現了耕地保護從靜態監管向動態監管、耕地由連續多年凈流出向凈流入、全省違法占用耕地面積連續三年下降三個轉變。
據悉,近年來,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堅持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堅決守牢耕地紅線,出臺《關于綜合施策解決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和歷史遺留問題推動土地管理工作健康發展的工作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耕地保護工作的若干措施》《關于嚴格耕地用途管制有關問題的通知》《關于“全鏈條”遏制違法用地的通知》等耕地保護綜合性政策,進一步健全耕地保護制度機制;開展巡視反饋墾造水田存在問題、歷史補充耕地不實問題、補充耕地指標交易存在問題、設施農業用地管理問題、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等“五個專項整治”,有效促進了耕地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表示,全省自然資源系統要圍繞“可以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總量不能再減少”的總目標,繼續扎實做好耕地保護重點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