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9日電 如何解決一些地方核酸檢測隊伍長、結果出具慢的問題?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表示,為了不斷優化核酸檢測服務,特別是提高核酸檢測便利性,為群眾提供就近就便的核酸檢測,主要采取四方面工作:
一是合理地設置核酸檢測點。采樣點要進行網格化的布局,指導地方根據人口的數量、人口的分布、地緣交通等因素來科學地規劃采樣點的布局。現在基本上是以社區采樣為主,在人群活動密度比較高的地方,而且又不易發生擁堵的地方設立采樣點,同時也可以根據需要,在固定采樣點的基礎上,設置一些移動的采樣點,這樣有利于為公眾提供便利的采樣服務。
二是及時公布采樣點的信息,可以通過官方網站、客戶端、微信公眾號還有公共服務的小程序等多種形式,要向社會公眾,及時地公布采樣點,以便于公眾選擇就近的點進行核酸采樣。此外,指導地方不斷地建立和完善電子地圖,并及時地更新,來方便群眾查詢和就近采樣。
三是彈性安排采樣的時間,并及時更新,來方便老百姓根據不同的人員需要,比如說像上班、上學的人群,就可以在早晨和下班以后傍晚的時間安排采樣,主要就是根據群眾的時間需要來彈性地安排采樣時間。
四是及時反饋和更新檢測結果,檢測機構完成檢測以后,相關部門要及時將檢測結果同步到健康碼等平臺,讓公眾能夠盡快地查詢到自己的檢測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