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7日電 (記者 高凱)2022年高考備受關注的作文題7日出爐,從《紅樓夢》片段到北京雙奧之城,從“感悟煙火氣”到“線上生活”,家國情懷,傳統與現代,更強的拓展性成為其顯著特點。
2022年中國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共命制全國甲卷、全國乙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II卷4套高考語文試卷,再加上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除去延期的上海高考,目前出爐的一共有七套作文題。傳統文化、當下熱點、生活體驗等進入作文題,均為學生平時常見的內容,但又在命題中賦予新意,給考生更大的發揮空間。
全國乙卷作文圍繞“北京:雙奧之城”組織信息,從兩次奧運比賽成績到兩次奧運舉辦時的綜合國力,多方面呈現體育精神、社會進步、科技創新和國家發展,讓學生以這些材料進行寫作;新高考I卷寫作試題借圍棋學習中的三個術語“本手、妙手、俗手”,巧妙類比,要求考生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新高考II卷的作文題,選擇不同行業奮發有為的人物典型,要求學生以“選擇·創造·未來”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天津卷要求考生結合自身體驗寫出對于“煙火氣”的思考和感悟,同樣接地氣的還有北京卷,其中一選題要求考生寫出自己在網絡時代、疫情期間“在線”生活的經歷、見聞和感受。
這些題目從不同切口設置,延續近幾年高考作文對于學生綜合素養和思辨能力的考察,與此同時,也特別強調了考生在時代脈搏中的個體感受和思考。
2022年高考作文題中引起討論最多的是全國甲卷有關《紅樓夢》“大觀園試才題對額”的考題,這一題目的“難”幾乎在高考作文題目出爐的同時便沖上了熱搜。
《紅樓夢》作為傳統經典出現在高考作文中被認為體現出當下中國對傳統文化的進一步關注。這一作文題目從《紅樓夢》中汲取材料,通過眾人對于題名詞語的斟酌選用,考察考生相關知識儲備的同時,更以極強的拓展性延展出對中國語言、文化意蘊、審美增量等等眾多角度的可探空間。
這一“熱度最高”考題被認為對考生細讀經典有較高的要求,選取片段中不同的題名在審美層次上有著不同的效果,可以啟發學生的多面性的開放思維。
每年高考時節,語文作文題都會引發輿論的強烈關注,從2022年目前出爐的題目來看,從傳統,到當下,此番被擷取的點滴再次標注出新時代的真實脈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