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天津6月2日電(王在御 王君妍)6月2日,記者從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2017年以來,天津市政府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的現代化天津,生態環境質量實現全局性、歷史性、突破性好轉。
五年來,天津市政府堅定不移治污染、減排放,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在大氣方面,大氣環境質量實現“三個首次”:PM2.5年均濃度首次從69下降到39微克/立方米、降幅43.5%;優良天數從226天增加到264天,首次超過“七成”;重污染天數從29天減少到7天,首次降到“個位數”。
在水和海洋方面,天津市政府全面補齊污水處理設施短板,加快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城鎮污水處理能力提高30%,農村、工業園區基本實現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每年10億噸污水“由廢轉清”。“一河一策”治理入海河流,開展入海排污口“查、測、溯、治、罰”專項行動,規范整治1035個入海排口。五年來,完成63條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國控斷面劣Ⅴ類水質比例從65%下降到2.8%,12條入海河流實現全部消劣。
在生態保護方面,天津市政府實施了“871”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制定實施“1+4”規劃,升級保護875平方公里濕地自然保護區;啟動建設736平方公里雙城間綠色生態屏障,實施造林綠化、環境治理等“十大工程”,林木覆蓋率達到25%,藍綠空間提升到65%,碳匯能力增長45%;嚴格保護153公里海岸線,實施“藍色海灣”整治修復規劃,整治岸線4.78公里、修復濕地531公頃。
在依法治污染方面,天津市政府強化環保執法監管,全年立案1854起、下達行政處罰決定1101起、共處罰款1.13億元,移送行政拘留案件12件、環境污染犯罪案件11件,科學、依法治污,不斷提升環境治理效能。
在產業與能源結構方面,天津市政府集中破解“鋼鐵圍城”、“園區圍城”,全市關停了3家鋼鐵企業,整合取締了246個工業園區,分類整治2.2萬家“散亂污”企業。同時完成120萬戶散煤取暖清潔化治理,改燃并網1.1萬余臺燃煤鍋爐,實現平原地區散煤取暖、6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基本清零,減少煤炭消費總量11.5%。
在交通運輸結構方面,天津市政府以綠色港口建設為重點,著力推動“散改集”、“公轉鐵”,天津港全面停止接受“汽運煤”、國Ⅲ及以下柴油貨車集疏港,鐵礦石等大宗貨物鐵路運輸比例從2016年的25%提高到2021年的65%。并且天津市政府將持續推進燃煤鍋爐改燃并網,開展整區(鎮)分布式光伏建設試點,實施大宗貨物集疏港跨省鐵路運輸,開展鋼鐵企業氫卡、電卡運輸試點,綠色轉型步伐不斷加快,綠色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未來,天津市政府將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加快調整能源、產業、交通運輸、用地結構,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快推進實施“871”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有序推進全域生態文明示范區、“無廢城市”創建,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天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