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2日電 (記者 阮煜琳)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2日向內蒙古自治區反饋督察情況指出,內蒙古一些領域和地區還存在比較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草原林地保護為礦山開采等開發建設讓路問題多發頻發。
督察指出,內蒙古山水林田湖草沙要素俱全,近年來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較大進展,但一些領域和地區還存在比較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一些地方和部門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不強。草原林地保護為礦山開采等開發建設讓路問題多發頻發。
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烏拉山山脈和東北部荒漠草原生態脆弱,但當地仍存在大量違法違規開采行為。烏拉特前旗62個采礦項目違法侵占荒漠草原近3萬畝,當地還違反自治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大量開采超貧磁鐵礦,生態破壞嚴重。截至2021年底,自治區1482家在期有效露天礦山中有500多平方公里需要治理修復,烏海市呼珠不沁希勒石灰石礦區關停10余年未進行治理修復。
督察發現,自治區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方案出臺滯后。草原破壞問題時有發生。2018年以來,呼倫貝爾、赤峰、通遼、興安盟等盟市批準建設的非農建設項目占用近萬畝黑土地,一半以上沒有落實表土剝離和有效再利用要求。
督察指出,一些地方環境檢測第三方造假問題突出。鄂爾多斯高新材料公司委托中碳能投公司,將排放報告所附檢測報告中部分內容篡改上報。托克托縣惠民垃圾填埋場地下水長期超標,其委托的第三方監測公司監測數據長期造假,偽造原始實驗記錄。土默特右旗北控水務公司指使第三方運維公司將配置好的“合格污水”接入監測設備,偽造監測數據。
督察要求,內蒙古自治區要切實筑牢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嚴格控制“兩高”項目盲目上馬,加強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大草原、河湖濕地保護及修復力度。對失職失責問題,要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嚴肅、精準、有效問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