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高檢發布案例聚焦治理“冒名登記”等問題
中新社北京5月16日電 (記者 張素)家住山西太原的王某,2019年在當地辦理稅務業務時得知,有人冒充其身份在天津注冊了公司,并且該公司因稅務違法被列入全國稅務“黑名單”;山東臨沂的楊某花,2020年在開具婚姻證明時方知,自己在1999年就被假冒身份結婚……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16日發布的5件典型案例中,有兩件涉及“冒名登記”。
在“王某訴天津市某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司登記檢察監督案”中,檢方組織召開了有王某、某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雙方當事人參加的公開聽證會,解決王某身份被冒用及被加入全國稅務“黑名單”的問題。經檢方建議,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撤銷了涉案公司的注冊登記及備案,王某屬地國稅部門也撤銷了對王某列入“黑名單”的決定。
而在“楊某花訴山東省臨沂市某縣民政局撤銷婚姻登記檢察監督案”中,民政部門采納了檢察建議,對冒用楊某花姓名及戶籍信息的郭某所領取的結婚登記證宣布無效,并在結婚登記網上予以標注。該縣民政局還對類似情況進行了摸排。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廳負責人稱,承辦這件冒名結婚登記案的檢察機關還聯合相關機構出臺了專門意見,解決冒名或虛假登記結婚問題,截至目前,僅臨沂檢察機關就辦理此類案件18件。
最高檢這次發布的典型案例涉及行政裁判結果監督、行政非訴執行監督以及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等,聚焦民眾急難愁盼、社會治理難點堵點、執法司法“病灶”,為檢方今后辦理同類案件提供參考。
上述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引導支持各地行政檢察部門圍繞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熱點,進一步實質性化解一批持續時間長、化解難度大的行政爭議。同時還將打通“數據孤島”,開展數據分析研判,實現從個案辦理到類案監督,最終到社會治理的新型辦案模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