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15日電 (馬帥莎 張國航 毛凌野)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人的印記。到今天,天問一號落“火”一周年。
- 2022年2月4日,天問一號祝融火星車通過官方微博曬出了帶有北京2022年冬奧會及冬殘奧會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的自拍照。(視頻截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天問落“火”意味著什么?
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五號火箭發射升空,并于2021年5月15日順利抵達并著陸火星。落“火”一周后,“祝融號”火星車駛下著陸平臺;同年6月11日,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火星首批科學影像圖公布。
在中國航天發展史上,天問一號任務實現了6個“首次”:首次實現地火轉移軌道探測器發射;首次實現行星際飛行;首次實現地外行星軟著陸;首次實現地外行星表面巡視探測;首次實現4億公里距離的測控通信;首次獲取第一手火星科學數據。
在世界航天史上,天問一號任務不僅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印跡,而且首次通過一次任務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三大目標,標志著中國在行星探測領域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落火”一年做了什么?
駛上火星表面后,“祝融號”火星車向著陸點南側前進,進行火星表面地貌科學探測,并不斷回傳探測數據。截至2021年8月15日,“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運行90個火星日,圓滿完成既定巡視探測任務,各項狀態良好,開始超期服役。
去年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天問一號探測器環繞器和“祝融號”火星車進入自主運行模式,暫??茖W探測工作,安全度過首次日凌。11月,“祝融號”火星車與歐空局“火星快車”成功完成在軌中繼通信試驗。
進入2022年,天問一號探測器不斷傳回來自火星的“問候”?;⒛甏汗澢跋?,天問一號探測器從火星軌道傳回一組“自拍”視頻,向全國人民致以新春祝福。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當天,天問一號探測器、五星紅旗與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徽同框自拍,送上一份“最高”的“冬奧”禮物。
5月,中國科研團隊利用“祝融號”火星車獲取的數據,在地質年代較年輕的“祝融號”著陸區發現了水活動跡象,表明火星該區域可能含有大量以含水礦物形式存在的可利用水。
探測器如今工作狀態怎樣?
中國國家航天局15日發布的信息顯示,“祝融號”火星車迄今已在火星表面工作356個火星日,行駛總里程1921米。環繞器自發射以來已飛行661天,進入環火軌道后,持續開展遙感探測。目前,兩器狀態良好,累計獲取并傳回原始科學數據約940GB??茖W家團隊正在開展數據分析、解譯和研究。
當前,“祝融號”火星車巡視區已進入冬季,白天最高氣溫不到零下20攝氏度,并且沙塵天氣頻發。受太陽照射角逐步降低和局部沙塵天氣影響,火星車能源獲取能力逐步降低,保溫消耗逐步增大。
為應對這種惡劣環境,按照設計方案,“祝融號”火星車將轉入冬季模式運行。環繞器持續開展遙感探測,即將實現火星全球覆蓋,同時為火星車提供中繼通信支持。
中國深空探測未來如何開展?
根據《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未來五年,中國將繼續實施月球探測工程,發射嫦娥六號、嫦娥七號等探測器,完成嫦娥八號關鍵技術攻關,與相關國家、國際組織和國際合作伙伴共同開展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繼續實施行星探測工程,發射小行星探測器、完成近地小行星采樣,完成火星采樣返回等關鍵技術攻關。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獲悉,目前,嫦娥系列探測器正按計劃開展各項工作;天問二號探測器也已轉入初樣研制階段,任務正在加快推進。
從嫦娥探月到天問登火,中國始終致力于在探月和深空探測領域推進國際合作。在天問一號任務中,中國與歐空局開展工程技術合作,與奧地利、法國開展科學載荷合作。中國設在阿根廷的深空站,作為中國首個海外深空測控站,為天問一號提供測控支持。中國還與美國建立火星探測器軌道數據交換機制,啟動小行星探測任務國際載荷搭載合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