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問華南強降雨與異常冷空氣
冷暖空氣對峙 強勁冷空氣罕見南壓
5月9日起,江南南部和華南出現今年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12日08時至13日06時,廣東中南部和東部、廣西東南部、福建東南部等地部分地區出現暴雨,廣東珠海、江門、深圳、汕尾、河源和福建漳州等地出現大暴雨,廣東珠海和江門、汕尾等地局地出現特大暴雨。本輪降雨過程有無突破極值?孟加拉灣風暴對本次降雨有何影響?為何會產生近十年來最早橙色預警?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邀請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呂心艷進行解讀。
一問 實況:13日華南多地進入本次降雨最強時段??
5月13日,華南多地已進入本次降雨過程的最強時段,并將出現更大范圍的降雨。12日白天至13日白天是大范圍降雨的主要時段,降雨范圍逐漸擴大,單點強度略有增強。廣東省的降雨目前屬于“遍地開花”的狀態,降雨呈現“點上強,面上分布不均”的特點。廣東中部地區與沿海地區出現本次過程的最強降雨,中山市、珠海市、廣州市北部、清遠市南部等地達到特大暴雨。目前已有個別站點突破5月日雨量極值,旬雨量突破歷史極值可能性很大。
5月10日上午,廣東省廣州花城廣場,地鐵APM線花城大道進站口設置防汛擋板和沙包。梁懌韜 攝影
二問 成因:冷暖空氣對峙,孟加拉灣風暴“雙份出力”? ??
冷暖空氣對峙是形成本次降雨最主要的原因。強大的南海季風與南下的冷空氣在華南一帶交匯,冷空氣阻擋暖濕氣流,雙方在一定范圍內僵持不下,因此出現同一片區域持續降雨的局面。冷暖氣流對峙劇烈,大大增強了暴雨出現的幾率,也增加了極端性。
孟加拉灣風暴“阿薩尼”對本次過程起到了遠距離輸送暖濕氣流的作用。孟加拉灣風暴帶來的影響具有兩面性。一是在強盛時期,孟加拉灣風暴像一個“抽水機”,有助于使跨越赤道而來的索馬里急流加速,利于加快季風爆發的進程。但同時,季風攜帶的充沛水汽因孟加拉灣風暴自身的強大而被席卷吸收,削弱了索馬里急流越過風暴繼續東進中南半島和南海的氣勢。二是在消亡期,孟加拉灣風暴減弱消失,東進季風少了“攔路虎”,可以更加順暢地向東發展,來到南海、中南半島一帶,進而影響我國降雨態勢。這也是12日至13日華南地區雨勢增強、降雨范圍進一步擴大的原因之一。
據悉,孟加拉灣風暴具有雙氣旋季的獨特結構,兩個峰值分別在5月和10—11月,與南亞夏季風爆發和結束的時間基本吻合,其中5月超級氣旋風暴的生成率較高。孟加拉灣風暴對我國的影響主要是降水,當其東移時,我國西藏南部和滇西南地區有發生大暴雨和強降雪等天氣過程的可能。另外,孟加拉灣風暴還為我國長江中下游和華南地區提供了遠距離水汽輸送通道,對這些地區降水有增強作用。因此,孟加拉灣風暴對我國降水影響區域可以擴展到整個西南地區,甚至江淮流域以南地區。
三問 預警:5月11日中央氣象臺發布近十年來最早的暴雨橙色預警
5月11日18時,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暴雨橙色預警,這是近十年我國最早發布的暴雨橙色預警。今年進入汛期以來,華南地區降水與同期相比顯著偏少。5月9日開始,受冷暖空氣交匯對峙影響,雨帶基本維持在在廣東、廣西、福建一帶,并且將一直持續到15日。11日下午,考慮到降雨持續時間長,落區范圍較為固定,且未來24小時雨量會顯著增強,局地日降雨量或將突破歷史同期極值,故將暴雨黃色預警升級為橙色預警。
15日之后,強降雨過程基本結束,華南地區大部將轉為多云或小雨天氣。
5月1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出現強降雨,短時雨強大導致城區多處路段積水,市氣象局啟動應急響應并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和暴雨橙色預警信號。李斌喜 攝影
四問 冷空氣:異常冷空氣向南突襲,多地突破5月歷史低溫極值??
受冷空氣影響,新疆、甘肅、青海、內蒙古中部和西部、陜西中部等地出現7至9級陣風,局地陣風達10至11級;13日05時至12日05時,新疆中西部、甘肅西部、寧夏南部、陜西中部、山西南部、河北東北部等地部分地區出現6℃至10℃降溫。
立夏已過,氣溫本該是逐步上升,但5月上旬,已有167個國家級氣象站突破了歷史同期日最高氣溫的最低記錄,這些地方經歷了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冷的5月上旬。
多地正在經歷“最涼爽初夏”。以云南為例,自去年冬天開始,冷空氣長時間控制在云南一帶,導致氣溫一直偏低,本該入夏的云南騰沖在5月上旬已經打破了日最高氣溫的最低極值。以北京為例,北京5月上旬的平均最高氣溫為24.9℃,但5月8日北京最高氣溫僅為13.7℃。
據統計,往年5月中旬冷空氣較少越過長江以南,即使過了長江,也基本不會翻過南嶺。這次的大陸冷性氣團在5月中旬一路南下至南海中部,甚至向西南越過云南直達緬甸,這不僅在5月顯得異常,在冷空氣強大的冬季都是十分罕見。究其背后的原因,從大氣環流來看,直接原因是冷空氣在東亞勢力強勁,高空東北冷渦引導冷空氣南下,并且源源不斷地持續補充輸送,與立夏的陽光博弈,壓制我國中東部地區的氣溫回升速度。預計未來一周,北方氣溫逐漸因冷空氣變弱晴曬多而回溫正常,但南方氣溫偏低的情況還會持續,甚至會進一步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