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5月12日電 (記者 陳靜)在12日舉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趙丹丹表示,通過各方努力,上海疫情走勢趨穩向好。每日新增感染者人數整體呈下降趨勢,在隔離管控外發現的新增陽性感染者越來越少,社會面疫情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據悉,11日,上海新增144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和1305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新增本土死亡病例5例,平均年齡89.2歲。5位患者均合并有嚴重的多臟器慢性基礎疾病。至5月11日24時,在定點醫療機構接受治療的重型患者349例、危重型61例。趙丹丹說,目前成績并不穩固,反彈風險依然存在,老舊小區、城中村等重點風險區域還要繼續推進拔點攻堅工作,決不能掉以輕心、麻痹大意,決不能讓持續向好形勢發生逆轉,讓各方艱苦努力前功盡棄。
趙丹丹說,當前上海疫情防控處于“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關鍵時期,對于處在疫情最前沿的醫療機構更容不得一絲的松勁和懈怠,只有做好醫療機構的疫情防控,才能更好保障民眾的就醫服務。醫院要堅決落實好院感防控制度。各醫療機構要將感染防控管理融入醫療管理的“全流程”,所有在院人員都要做好個人防護,落實好健康監測制度,每日監測體溫和相關臨床癥狀,定期開展核酸檢測。做好院內環境消殺和采樣,確保就醫環境安全、衛生。
趙丹丹表示,要加強醫療機構內部管理,加強醫療機構出入口管理,進入醫療機構的所有人員均應當測量體溫、正確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注意咳嗽禮儀和手衛生;要在急診室、搶救室、手術室、病房都設立緩沖區域,遇到陽性感染者,采取快封、快篩、快消、快解等措施確保及時恢復開診。
這位官員要求醫療機構嚴格做好預約診療和預檢分診,避免人員在院內集聚,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在門急診規范設置預檢分診點,如發現有發熱等臨床癥狀或相關流行病學史的,第一時間引導至發熱門診就診;合理設置診室數量,做好病人的引導和及時分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