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5月9日電 (記者 馮志軍)“三季有花、四季有景,門前有樹、村邊有河、院中有客……”春末夏初時節,走進甘肅白銀市會寧縣城郊的“紅軍村”,一座座青磚灰瓦白墻的院落,與古色古香的風味美食街,鱗次櫛比地沿著穿村而過的小河鋪開,波光粼粼的河道兩岸,隨風搖曳的楊柳樹下繁花綻放。
幾年前,這處名為南什村(紅軍村)的村落,除有部分耕地外,也不乏塌崖、河溝、鹽堿灘,村民以傳統農業為主,旱地多、水澆地少,收入很低。當地為此“量身定制”了會寧南川·紅軍村鄉村振興項目,希望以紅色文旅提升帶動縣域南部鄉鎮農業提質增效、農民穩定增收和美麗鄉村建設。
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會寧,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道、軍事重地,素有“秦隴鎖鑰”之稱,古絲綢之路穿境而過,沿途留下了許多重鎮驛站和城堡遺址。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勝利會師,會寧由此聞名中外。彼時,紅軍總部和紅二、四方面軍主要領導及紅四方面軍大部隊曾經過南什村。
圖為4月底,“紅軍村”主題廣場大舞臺正在排練紅色演出節目。 馮志軍 攝會寧縣委副書記朱靈元近日介紹說,“紅軍村”緊鄰會寧縣城,文化底蘊厚重,紅色遺存豐富,發展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其整體設計以紅色休閑旅游為方向,融入發展現代設施農業、鄉村田園社區建設等,聚力打造村莊風貌提升、產業結構調整、農民穩步增收、區域生態優化的鄉村振興示范區。
朱靈元表示,南川·紅軍村是會寧縣建設紅色線路的重要一環,當地將打造“集結在紅色驛站,參觀在會師舊址,瞻仰在大墩梁、慢牛坡,體驗在勝利景園、紅軍村,受教育在紅軍小學”等紅色旅游精品線路閉環。
據介紹,占地逾萬畝的會寧南川·紅軍村鄉村振興項目于2020年9月開工,計劃總投資逾20億元,分三期建設紅色文旅、生態農業、現代康養三個功能區,計劃建設工期5至8年。
圖為4月底,“紅軍村”風味美食街上的特色雜糧美食。 馮志軍 攝如今,村景一體舊貌換新顏,塌崖、河溝、鹽堿灘,變身創意文化谷、農旅融合景區、農民創業就業平臺。負責此項目的甘肅特地農業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昶磊介紹說,目前已完成民宿四合院改造、紅軍村主題廣場、南什村史館、紅色文化街區、紅色文化大觀園、會寧特產館等項目建設。
“充分尊重農民意愿、不搞大拆大建;對有一定發展基礎的農戶,改造升級原始院落為民宿;廣泛吸納農戶參與項目建設和經營,讓村民真正成為紅軍村的建設者和受益者。”何昶磊說,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村莊怎么建”“如何建得好”“錢從哪里來”“產業怎么帶”等理念將被貫穿始終。
何昶磊表示,該項目建成后,將解決會寧縣域內勞動力就近就業創業,吸引新型農民安家立業。最終實現一個項目激活一個區域,一方水土養育十里八鄉人,開啟區域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贏新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