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浙江寧波打造別樣文明:核酸檢測一米線化身古城歷史線
中新網寧波5月7日電(林波 勵彤 婁嘉瑞)“平常排隊做核酸,站著刷手機還挺無聊的,這里的地貼很有意思,每前進一米就能了解一段發生在腳下的歷史。”5月7日,在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江廈街道的一處核酸采樣點,極具文化韻味的羅城千年地貼“一米線”吸引了不少正在排隊等待采樣的市民放下手機,品讀地貼上的變遷故事。
寧波,古稱“明州”。唐末,明州刺史黃晟依據明州地形,修筑羅城(外城)以保境安民。
據南宋《寶慶四明志》記載,羅城“周回二千五百二十七丈,計十八里。奉化江自南來限其東,慈溪江自西來限其北,西與南皆它山之水環之”。
據悉,為了緩解排隊采樣市民的等待情緒,喚醒城市歷史記憶,江廈街道以“羅城千年歷史變遷”為主題,在當地的核酸采樣點上設計了一批特色“一米線”地貼,內容從公元695年天封塔始建橫跨至2014年三江口入選世界遺產保護點,以極具創意的打開方式讓“文明一米線”化身為“歷史文化線”,將常態化核酸采樣與歷史文化變遷相結合,為疫情防控注入更多底蘊和溫度。
核酸采樣點的羅城千年地貼。 勵彤供圖公元695年-696年,建天封塔;公元1372年,知府張琪在原景福律寺重建“寧波府城隍廟”……現場,明黃色的羅城千年地貼延續了近40米,市民每前進一米就跟隨著歷史的長河跨越了百年。
據了解,迄今已逾1200年歷史的羅城(東至奉化江,西至長春路、望京路,南至長春路、靈橋路,北至姚江),是海曙區歷史根脈的基石所在。
“羅城是海曙人的鄉愁所依,串聯起濱海大都市卓越城區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它彰顯了海曙作為寧波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的特殊地位。”江廈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緩解市民們在疫情防控之下的焦慮情緒,引導大家敬畏歷史、敬畏文化,記住和守護城市記憶。
接下來,該特色“一米線”的主題還將持續更新,讓豐富的歷史文化走進市民身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