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安5月6日電 (楊英琦)“目前,我省科技型企業從縱向看發展明顯、態勢良好,在經濟社會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從橫向看,與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數量偏少、規模偏小、成長偏慢等不足。”陜西省科技廳副廳長王軍6日表示,為實現科技型企業量質雙升,該省印發了《陜西省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倍增計劃》(以下簡稱《倍增計劃》)。
據介紹,近年來,陜西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支持,積極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著力建設以領軍企業為核心,集研發、制造、銷售為一體的合作共同體,提高產業鏈競爭力,帶動產業中小企業發展。
王軍表示,實施《倍增計劃》的主要目標是,到2024年底,實現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及其中的規模以上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在“十三五”末的基礎上翻一番。其重點任務則包括,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基數“倍增”,支持科技型企業成長為規模以上企業,并加快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據了解,下一步,陜西將以重大科技專項帶動科技型企業培育。省科技廳將實施能源化工、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等科技重大專項和增材制造、北斗等“兩鏈”融合重點專項。支持有實力的科技型企業牽頭,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擔各類省重點研發計劃,提供配套技術與產品,加快推動區域特色產業發展,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和科技型企業群體。
此外,陜西以創新生態建設服務科技型企業培育。圍繞企業發展需求,突出高新區培育科技型企業的核心載體作用,打造“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全鏈條孵化體系,推動形成“產學研用金”協同、大中小微企業融通發展的創新創業格局。
“目前,陜西省建設7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擁有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創新型產業集群15個,省級以上大學科技園7個、科技企業孵化器117個、眾創空間278個,這些載體和園區培育了80%以上的科技型企業。”王軍表示,“十三五”期間,隨著科技型企業數量的增長、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該省高新技術企業發明專利申請年均增幅22.76%,小微企業專利成果產出增幅大,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增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