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5月1日電 題:暢物流 保供應 解“錢荒”——重慶加快保鏈穩鏈助企紓困見聞
新華社記者黃興
眼下正值勞動節假期,但重慶中車長客軌道車輛有限公司不少工人正加緊對一列地鐵車廂進行涂裝。“幾天前,我們還為車體運不過來發愁呢。”該公司采購部部長彭維說,因司機被要求隔離14天,從吉林發運的一列地鐵車體無法運抵,影響既定生產計劃,面臨違約風險。經向政府部門反映,重慶市經信委當即與多部門銜接,很快車體就運抵廠區,保障了公司正常生產。
近期,在重慶,有類似遭遇的企業還有不少。受上海、吉林等地疫情影響,不少企業面臨零部件供不上、物流阻滯運不來等難題。尤其是汽車、電子、裝備制造等產業企業,鏈條長、運距長、供應商眾多,更是如此。保鏈穩鏈成為廣大企業的“心頭盼”。
暢物流、保供應、解“錢荒”……連日來,重慶全力實施保鏈穩鏈行動,成立汽車和電子行業保鏈穩鏈專班,實施“一企一專班”“一鏈一策”,以最快速度響應企業保供需求,迄今已收集500余個供應鏈問題,持續加緊解決。
“瞄準物流運輸、供應商停產兩大難題,我們密集施策,千方百計解決堵點、難點。”重慶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多部門協同暢通航空、鐵路、公路通道,已向企業發放“物資保障運輸車輛通行證”572張,幫助重點企業向上海市申請通行證近100張,并發函協調產品關檢、轉運等事項,現已有大量貨車源源不斷將物料運到重慶。力促供應商復工復產,經信部門收集了龍頭企業在長三角地區重點配套的712戶企業名單,上報工信部爭取納入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多渠道加快企業復工復產。
連日來,在華潤微電子重慶園區,每天有數百萬顆集成電路芯片產出,生產經營穩步推進。公司副總經理莊恒前說,企業大量原材料來自長三角地區。政府部門幫助納入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后,不僅企業生產有保障,在長三角的供應商也運轉正常。
“為解當前燃眉之急,我們還幫助企業尋找貨源替代、調整生產工序。”重慶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多重措施之下,保鏈穩鏈正取得實效,重點企業反映供應商停產斷供、物流不暢等130余個問題得到解決。
既解燃眉之急,更謀長遠之策。記者了解到,作為制造業重鎮的重慶,還計劃系統分析疫情下重慶產業鏈供應鏈存在的問題,針對關鍵零部件、原材料等“缺項”“弱項”環節策劃招商項目清單,精準招引企業,促進一批補鏈、延鏈項目落地,助力“強鏈補鏈”。
資金難題也是制約企業穩產的一大掣肘。連日來,政府部門及時為企業注入資金“活水”,助企紓困。近日,收到稅務部門送來的950萬元留抵退稅款后,浦項(重慶)汽車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說:“因為緊急采購鋼材,我們面臨很大資金壓力,這筆款補了一大半資金缺口。”
近期,重慶還推出產融互動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專項行動,將推動銀行積極落實科創再貸款和應急轉貸政策,推廣無還本續貸產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