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看海南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積極發展共享農莊 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央廣網保亭4月30日消息(記者林韋瑋)鄉村建設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立足當地實際,適應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的新要求,積極發展共享農莊,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助推鄉村全面振興,不斷改善當地村民生活條件。
潺潺溪水撫石過,籠籠薄霧繞林落。置身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雅布倫·享水谷共享農莊,令人心曠神怡。作為海南省首個“扶貧濟困型”共享農莊,這里開創性地采取了“共有、共享、共富”的“三共”開發運營模式,將共享農莊建設與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相結合,成為海南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建設美麗鄉村建設中的重要抓手,為全省探索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探索了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道路。
“我們之所以選擇在這里建設共享農莊,主要是看中了這里的生態優勢。”海南雅布倫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肖勇介紹,雅布倫·享水谷共享農莊位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響水鎮南梗村和南春村經濟場區域內,森林覆蓋率高達85.2%,是“天然大氧吧”和南藥種植質資源地。同時,項目毗鄰呀諾達熱帶雨林文化旅游區、七仙嶺溫泉國家森林公園等國家級旅游景區,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優越的區位條件。
肖勇認為,共享農莊的本質特征是共享、共建、共贏。所以公司在該項目建設過程中,堅持以山水資源為依托,發展康養旅游產業,打造“泛旅游產業”大框架。以康養農莊為核心產品,發展山林田園養生、戶外運動、農事體驗度假休閑等多種休閑功能產品,全面激活生態、農業資源的多元價值,助推當地鄉村振興。
“共享農莊的核心要義在于‘共享’。所以我們與本地的村民,不止是共享生態資源,還共享發展成果和生態理念。” 肖勇說,雅布倫·享水谷共享農莊在發展過程中,堅持“不求擁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在不改變產權歸屬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運用土地、農房等資源的租賃權和使用權,共同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推動項目成為海南知名的旅游“打卡”目的地,充分保障農民和企業相關方的利益,從而使鄉村建設步入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軌道,實現各方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南春新村是雅布倫·享水谷共享農莊一期項目已規劃完成的村莊。此前,政府協調完成了項目進村、道路加寬工程;建設凈水站、污水站;新建籃球場、公廁……現如今,放眼看去,南春新村的道路整潔了,村莊環境優美,村民有了嶄新的家園,給水排水、園林綠化、生活污水處理配套齊全,使得當地村民居住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不僅如此,村民們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獲得了合作土地的保底分紅及浮動收益,并通過務工就業等方式獲得勞務報酬,逐步提升了生活水平。截至2022年4月,項目為扶貧相關支出共計2800多萬元(包含村民住房建設、分紅、福利、捐助等),其中分紅及福利已發放350萬左右。
今年45歲的陳龍,曾是一名海軍戰士,2001年退伍后,一直在外打工漂泊。2018年,雅布倫·享水谷共享農莊正式開工建設。“思念也是有成本的,離鄉多年,我一直渴望回到家人身邊,家鄉建設共享農莊,我沒理由不回來。”同年,陳龍回到了南春村,并入職共享農莊外聯部。2021年6月,包括陳龍一家在內的南春村30戶農戶全部搬入新落成的“南春新村”。
在家門口就業助增收,土地共享還有分紅。同樣選擇“回家”的,還有90后黎家女孩黃嘉潔。曾經在東南亞郵輪上打工數年的她,聽說家鄉建設共享農莊,就立即趕了回來,并在這里找到了一份月薪3000多元的工作。“我們家新房足足有3層,上下一共240平方米,6個房間,一家5口人住得十分舒適。”此外,因為共享農莊建設補償,黃嘉潔家的檳榔樹被征收,還獲賠了43萬元。住上了免費的新房,且在家門口上班,她說,“這樣的日子讓自己的內心很踏實”。
對于雅布倫·享水谷共享農莊接下來的發展,肖勇表示,企業計劃牽頭帶動村集體及村民成立四支共享基金。一是成立醫療養老基金,解決村民可能出現的因病返貧問題,村民不幸生大病后由該基金補償支付醫療保險未報銷部分;二是成立村民教育基金,為村民及其子女接受有關培訓、高等教育等提供資金支持,切實彌補地方教育“短板”;三是成立村民創業基金,該基金可為自主創業、返鄉創業的村民創業提供資金、技術和渠道支持,從產業上幫助村民增收致富;四是成立老年人贍養基金,幫助解決村里留守老人的照顧問題,讓全體村民意識到每家的老人都是大家集體的老人,要弘揚好尊老愛幼這個傳統美德。
“相信這幾個問題解決了,我們的工作會更好開展,這里的鄉村全面振興基礎也將更扎實。”肖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