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27日電 中國人民外交學會27日以線上方式舉辦美國會參眾兩院代表團首次訪華50周年紀念活動。外交學會會長王超,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外交學會理事會顧問、中國前駐美國大使崔天凱,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顧問唐聞生,美國蒙大拿州聯邦參議員戴安斯,美國會眾院美中工作小組共同主席拉森和拉胡德眾議員,美國前駐華大使、前聯邦參議員博卡斯,美國美亞學會董事會主席劉藹明,美國蒙大拿大學曼斯菲爾德中心執行主任曼索爾現場或通過視頻方式出席活動并致辭。
紀念活動現場 外交學會供圖王超在致辭中表示,50年前,在尼克松總統對中國進行破冰之旅后不久,美國會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曼斯菲爾德和少數黨領袖斯科特、眾議院多數黨領袖博格斯和少數黨領袖福特相繼率團訪華,開創了美國會對華交往的歷史,為推動中美關系正常化發揮了重要促進作用。當前,國際形勢進一步發生深刻復雜變化,中美關系發展正處于關鍵時期。越是在這種時候,中美兩國就越需要加強相互了解和信任。歡迎美國會議員和國會工作人員以各種形式開展對華交流,希望在疫情結束之后迎接更多美國會朋友到中國訪問。外交學會愿與美各界朋友一道共同努力,為促進中美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推動中美關系不斷向前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秦剛表示,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是中美關系的相處之道,這在50年前適用,在今天乃至今后依然是中美關系的基本準則。我們紀念50年前美國會參眾兩院代表團對中國的歷史性訪問,就是希望以史為鑒,推動中美關系在未來50年保持正確航向,行穩致遠。當前中美關系嚴峻復雜,我們不能只盯著彼此的分歧,要牢記雙方的共同利益,拿出戰略遠見、政治勇氣和外交智慧。我們應當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在今天推動中美關系克服困難、戰勝挑戰、重建信任、重回正軌。中美雙方應該堅持全球戰略視野和長遠歷史眼光,應該加強溝通交流、提升相互了解和信任,應該推動各領域合作、擴大共同利益,應該管控分歧、防范危機。
崔天凱表示,曼斯菲爾德參議員等老一輩政治家用實際行動向世界表明,盡管中美兩國存在很大不同,但只要雙方從兩國人民的根本福祉和共同期盼出發,尊重彼此差異,不同社會制度的兩個大國就完全能夠和平共處、互利合作。當前,中美關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難。但正像習近平主席幾天前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所講的那樣,“人類歷史告訴我們,越是困難時刻,越要堅定信心”。中美兩國人民都期盼一個和平穩定的世界,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就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在,也是我們信心的根源。只要雙方能夠從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始終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中美關系就能夠云開霧散。
紀念活動現場 外交學會供圖唐聞生顧問擔任當年周恩來總理會見曼斯菲爾德和斯科特參議員等官方活動的翻譯,在致辭中作為親歷者回顧了那次歷史性訪問的重要片段。她表示,曼斯菲爾德參議員關于“國與國之間需要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百聞不如一見”等觀點讓她至今難忘,當我們今天紀念這些有見識的政治家時,不得不佩服他們敢于說真話的勇氣,也感謝他們為鋪設中美關系正常化之路所做出的不朽貢獻。愿他們的精神常在,鼓勵我們后人克服困難,勇敢向前。
美方嘉賓在致辭中表示,支持中美關系和美國會對華交往。戴安斯參議員表示,美中兩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兩國關系大到不能倒,他相信美國參議員更好地了解今天的中國很重要。拉森眾議員表示,他曾多次訪華,這種訪問不僅有助于促進兩國的外交關系,也有助于彼此相互了解、增進個人友誼。他期待與各方一道,本著曼斯菲爾德和斯科特訪華代表團的精神,為促進兩國人民的交流而積極努力。拉胡德眾議員表示,美中關系總是存在既有合作也有壓力的領域,他支持雙方進行經常持續的對話應對面臨的挑戰。博卡斯大使表示,曼斯菲爾德參議員是個敢講真話的人,他發表的關于中國的看法發自內心并基于他在中國的親身經歷,紀念那次歷史性訪問有助于人們深思。美中兩國同處一個世界,必須進行合作。
中美雙方100余人通過視頻連線參加了紀念活動,活動中播放了1972年美國會參眾兩院代表團首次訪華的視頻短片。外交學會副會長趙衛平主持紀念活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