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要加強合作,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習近平主席在2021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強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提出構建“地球家園”的三大愿景:
——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
——構建經濟與環境協同共進的地球家園;
——構建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地球家園。
↑2021年10月12日下午,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出席在昆明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并發表主旨講話。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
↑2022年4月11日下午,習近平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片區考察。↑這是2021年8月9日在云南省玉溪市元江縣境內拍攝的象群。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體現了中國保護野生動物的成果。↑這是2022年1月20日在可可西里拍攝的藏羚羊。2016年,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整體劃轉至三江源國家公園,成為三江源國家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4月18日,游客在國家植物園入口處參觀。作為國家植物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植物園當日在北京正式揭牌,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再次邁出新步伐。構建經濟與環境協同共進的地球家園
↑2021年10月22日下午,習近平在山東省濟南市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這是座談會前,習近平20日下午在東營市黃河入海口考察。↑這是2020年8月17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綠色產業發展園區拍攝的光伏電站。↑這是2022年4月16日拍攝的在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周邊投入試運營的新能源自動駕駛小巴。本屆論壇年會服務保障工作突出“綠色辦會”特點。↑2020年4月19日,在貴州省從江縣加榜鄉加車村,脫貧攻堅指揮所網格員吳賢艷(左)與村里的大學女生梁瓊英在直播推介加榜梯田風光。構建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地球家園
↑2020年11月22日晚,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二階段會議,重點闡述關于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看法。↑這是2019年1月19日拍攝的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開發的老撾南歐江六級電站。↑2019年12月20日11時2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此次任務同時搭載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項目——贈埃塞俄比亞微小衛星以及“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等8顆衛星。↑2021年8月12日,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占熺(右一)讓盧旺達留學生歐貝德·尼伊姆巴巴茲試嘗幼嫩菌草的味道。林占熺于20世紀80年代發明了菌草技術,在脫貧、治沙、畜牧、發電等領域釋放巨大潛力。如今,眾多非洲青年漂洋過海來中國學習菌草技術。“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趨勢。
讓我們攜起手來,
秉持生態文明理念,
站在為子孫后代負責的高度,
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
總策劃:周宗敏
策劃:劉潔 鄭衛 蘭紅光 賴向東 王建華
統籌:武巍
制作:伍婧丹
攝影:李學仁 謝環馳 饒愛民
黃宗治 張龍 王冠森 胡超 宋忠勇
鞠煥宗 沈磊 楊文斌 鄭逃逃
林善傳 弗爾季·奧蒂洛
編輯:牛曉雷 張晨岑 張帆 孫瑋彤 李木子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新華社攝影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