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4月22日電 題:青藏高原“咽喉”關卡180天堅守:“疫”線練就真本領
作者 李雋 馬芳
俗話說,人在事上練,刀在石上磨。“兩碼一證”查驗、車輛分流疏導、司機溝通勸導……
22日,在甘青兩省交界的G6京藏高速馬場垣服務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檢測卡點上,30歲的張相鵬在各檢查通道上穿行。
“好的,收到,馬上處理!”回復完對講機,張相鵬就小跑著走了。
“疫情檢查點工作強度大、危險性高、突發狀況多,但他能吃苦,責任心也強,是他讓我改變了對90后的刻板印象。”年齡稍長的同事馬占龍告訴記者,張相鵬是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助理,目前是馬場垣服務區疫情卡點綜合協調組組長。這幾個月,這位年輕的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線練就了真本領,磨出了真功夫。
圖為張相鵬在臨時辦公室查閱資料。 馬芳 攝地處甘青兩省交界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是青海的“東大門”,路網縱橫,交通發達,車流客流頻繁。民和縣馬場垣服務區是青海省新冠肺炎病毒輸入的第一道防線,馬場垣檢測卡點作為進入青藏高原的“咽喉”關卡,目前已累計投入3.2萬人(次)輪流值守。
2021年8月初,毗鄰的甘肅省蘭州市出現疫情,民和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立即增派人員,嚴守青海“東大門”。按照職能劃分,張相鵬和法檢兩院的同事共來到馬場垣服務區疫情防控檢測卡點綜合協調組。
圖為馬場垣收費站疫情防控卡點。(資料圖) 石延壽 攝剛到卡點不久就發生了突發事件,讓張相鵬和同事們都心有余悸。
當時,“信用青海”大數據平臺剛對健康碼和行程碼進行更新調整之初,過境車輛司機在手持48小時核酸陰性報告后突然集體出現“黃碼”,50余輛車輛滯留在服務區檢測卡點。
面對司機們的疑問和混亂的場景,張相鵬急得滿頭大汗,在稍事調整后,他馬上向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和縣領導匯報,安撫卡車司機情緒,有序疏導車輛停靠在服務區加油站,盡快恢復了現場交通,在接到省市專家確定是系統問題后,又幫助卡車司機進行后續問題處理。
2021年國慶小長假,“秋老虎”和入青車輛增加讓交通疏導組的壓力陡增,防疫人員要穿著防護服要連續工作很長時間,張相鵬看到后及時拿來解暑藥,在可以撐傘的位置支起遮陽傘。
但交通要道特殊的位置讓支起的遮陽傘并不能全天候的起到作用,張相鵬立馬人工轉傘“堵截”太陽,讓本就黝黑的臉龐更紅更黑了。
2022年4月初,青海省疫情防控形勢出現“倒春寒”。剛經歷周末連軸轉的他們在短暫休整后到物資儲備庫領取防疫物資,細心的他在口罩的選擇上會選用尺碼稍大的口罩。
圖為工作人員在疫情防控卡點檢查“雙碼”。(資料圖) 石延壽 攝“卡點上一線防疫人員已經很辛苦了,別再讓口罩勒疼耳朵,綜合協調組就是要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張相鵬說。
馬場垣服務區疫情防控檢測卡點上共分了六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工不同,但都需要綜合協調組來當“滅火器”。綜合協調的工作更多的是要對現場情況進行研判,對特殊情況要“特事特辦”。
每一次經歷都是一次成長,而現在的他在面對各類情況時都能游刃有余。作為組長的張相鵬深知自己責任重大,180多天的堅守,每種不同情況的協調,讓曾經內向的他變成了現在沉著應對,臨危不亂“挑大梁”的人。
“我應該感謝這一段寶貴的經歷,讓我不僅看到了關鍵時刻每一個人的奉獻精神,感受到了群眾對我們的理解關心,也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檢察人的使命和光榮。疫情終將散去,我將繼續努力,在磨練中學習成長,認真履行檢察人的使命擔當。”張相鵬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