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社會面清零,有這個信心
社會面清零的目標正在逐步實現。
4月2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市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吳干渝表示:全市疫情近幾天呈下降趨勢。單日新增報告100例以上的街鎮已連續3日降低,社區擴散得到有效遏制。浦東、閔行、松江、青浦和普陀等5區近3日疫情總體呈持續下降趨勢。奉賢、金山和崇明等3區疫情持續低位,金山區和崇明區首日達到社會面清零目標。
金山、崇明兩區率先達標,為全上海鼓了勁,提了氣,打了樣,堅定了全市完成社會面清零目標的信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金山、崇明率先撞線之后,更多區縣緊跟其后。浦東、閔行等5區近3日疫情總體呈持續下降趨勢,局勢正在向好,希望在前頭,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堅定不移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采取更加堅決果斷的行動,動員一切力量,調動一切資源,全力以赴攻堅。這是屬于上海的戰斗,這是屬于上海的抗疫史詩。在這個春天,上海市民以自己高度的責任感、執行力、奉獻精神,與疫情開展著一場決戰。
如果說,前幾天,上海被連日飆升的數據壓得透不過氣來,那么,現在我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看到了隧道的盡頭。
4月18日,上海本土確診病例出院1211例,無癥狀感染者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22075例。出院出艙人數達到23286例,第一次超過了新增陽性感染者人數。數據表上出現了讓人驚喜的“剪刀差”,上海這架飛機正在隆隆拉升中。
從微觀上看,現在小區里的統計報表里,不僅只有陽性感染者、待轉送的紅色數字,還有了居民出院、解除隔離返回小區的綠色數字。或許你身邊的親戚、朋友,已經在朋友圈里發了“出艙”的動態,已經回到了小區,開始居家健康管理。
4月20日,上海還動態調整了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劃定,接受最嚴格管理的封控區被調整為16650個,涉及的人員比之前首次劃定的減少了400多萬人;管控區則增加人數超過200萬人,防范區增加人數超過200多萬人。這意味著,800多萬上海市民獲得管控“降級”,上海市民中的三分之一有了“緩一緩”的條件。
區級單位在完成社會面清零,更多感染者在出艙,更多的小區有序調低管控,“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熬過春之寂靜,上海有望擁抱夏之繁盛。
行百里者半九十,當下還不是可以自我放飛的時候,不能放松、懈怠,現在需要的是一鼓作氣,一氣呵成,再接再厲,徹底完成社會面清零的既定目標。
付出是值得的,努力是有成果的,貢獻是有回報的,數據向好,上海向上。實現社會面清零,上海有這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