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1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21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從在平凡崗位上奮斗奉獻、在急難險重任務中沖鋒在前、在基層一線經受磨礪、在創新創業中走在前列、在社會文明建設中引風氣之先等5個方面展現新時代中國青年勇挑重擔、堪當大任。
據白皮書介紹,新時代中國青年不畏難、不懼苦,危難之中顯精神,關鍵時刻見真章。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青年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生忘死,32萬余支青年突擊隊、550余萬名青年奮戰在醫療救護、交通物流、項目建設等抗疫一線,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作出重大貢獻。截至2021年,47萬名“三支一扶”人員參加基層支教、支農、支醫和幫扶鄉村振興(扶貧),數百萬青年學生參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新助力。
據白皮書介紹,在工程技術創新一線,每年超過300萬名理工科高校畢業生走出校門,為中國工程師隊伍提供源源不斷的有生力量。2014年以來,在新登記注冊的市場主體中,大學生創業者超過500萬人。北斗衛星團隊核心人員平均年齡36歲,量子科學團隊平均年齡35歲,中國天眼FAST研發團隊平均年齡僅30歲。
白皮書指出,無論在城鎮還是鄉村、企業還是學校,青年都帶頭倡導向上向善社會風氣、塑造社會文明新風尚。截至2021年底,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中14歲至35歲的注冊志愿者已超過90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