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4月13日電 題:重慶城口統一戰線匯聚各方資源 助推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作者 馬佳欣 楊華兵
結對幫扶暖人心、文明新風拂面來、鄉村振興見實效……自全面啟動鄉村振興幫扶工作以來,重慶市城口縣委統戰部積極調動統一戰線資源、努力匯聚各方優勢力量,在結對幫扶、產業發展、鄉風文明等方面深度發力,助推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集團+單兵作戰” 幫扶出實招
沿河鄉位于城口縣西部,下轄6個行政村,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試點鄉鎮,也是城口縣委統戰部的結對幫扶鄉。
重慶松坤菌草科技有限公司羊肚菌培育車間。 楊華兵 攝2021年8月,按照城口縣委統一部署,城口縣委統戰部牽頭,城口縣稅務局、中國移動城口分公司、重慶糧食集團城口分公司共同參與組建了沿河鄉鄉村振興幫扶集團。4家幫扶單位對沿河鄉6個行政村幫扶全覆蓋,并結對幫扶未消除風險易返貧致貧戶、農村低保、分散供養特困戶、低保邊緣戶等對象200余戶。
沿河鄉文豐村脫貧戶代上清是城口縣委統戰部今年3月新結對幫扶的已脫貧戶,因患有三期矽肺病,他喪失了勞動能力。為切實鞏固該戶脫貧成果,沿河鄉為其落實了低保、醫療救助等政策,還給向以貴安排了一個公益性崗位,入股了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家里收入有了保障。
“雖然我長期患有疾病,但目前家里還是在一天天變好,日子過起來有盼頭、有期待。”代上清說。
像代上清這樣的脫貧戶和低保戶,城口縣委統戰部一共結對幫扶了22戶,全體機關干部都參與進來,通過落實幫扶政策、常態化走訪、助力發展產業、消費扶貧等方式,實現了家家有穩定收入來源、戶戶有幫扶措施,脫貧成果鞏固成效穩步提升。
“企業+產業基地” 產業增動力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今年以來,城口縣委統戰部、縣工商聯圍繞加強基層商會建設,指導沿河鄉規范成立商會組織,吸納會員107個,成為推動沿河鄉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載體,推動沿河鄉紅巖村與重慶花千源蜂業有限公司深度合作,簽訂“萬企興萬村”行動村企結對框架協議。
城口縣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黃鵬舉(右三)帶隊走訪代上清(左二)。 楊華兵 攝城口縣松坤菌草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是城口縣工商聯常委企業。作為縣域農業龍頭企業,在縣級部門和沿河鄉共同支持下,松坤公司利用沿河鄉文豐村土地整治30畝的高產地,打造了羊肚菌、竹蓀菌示范種植基地,通過與科研院所技術合作和技術引進等方式,產量和質量大幅提升,示范帶動作用明顯。
目前,沿河鄉已建成食用菌產業基地8個、種植大棚153個、扶貧車間4個、冷藏庫1個、烘干房2個,為80余戶農戶提供務工就業崗位,每年為村級集體經濟帶來固定收益近20萬元。
迎紅村金科巴渝民宿開門迎客、柏樹村筍竹幼苗銷售獲利10余萬元、文豐村羊肚菌產業為集體經濟創收5萬余元、紅巖村新栽植筍竹500畝……隨著產業的提檔升級,沿河鄉群眾吃上了生態飯、產業飯。
“黨建+文明實踐” 鄉風變新貌
“今年,沿河鄉進一步充實了我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隊伍。按照‘1+6’的模式,由鄉黨委書記擔任分隊長、6個行政村的黨支部書記擔任小隊長,吸納沿河鄉和幫扶單位干部職工、民營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新鄉賢等社會各界人士789人進入志愿者隊伍,進網格入庭院開展零距離服務,凝聚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沿河鄉黨委統戰委員劉潔介紹說。
在各幫扶單位的共同參與下,沿河鄉今年已開展老年文化服務、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青少年關心關愛、技術培訓、疫情防控宣傳等特色志愿服務活動20余場,有力為鄉村振興營造起了向上向善的發展環境。
沿河鄉新時代文明實踐只是一個縮影。圍繞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城口縣制定出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21條重點工作舉措,城口縣委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服務總隊和10個專業分隊,轄區鄉鎮街道成立了25個志愿服務分隊和204多村(社區)志愿服務小隊,招募志愿者達到6000余人,今年以來已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100余場次,形成了精神文明建設在鄉村振興中的生動實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