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11日電 (記者 張素 李京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1日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提問:我們注意到,自俄烏沖突升級以來,美國對俄羅斯施加了全方位經濟制裁,不僅給俄羅斯經濟民生帶來了損害,也對全球能源、糧食、金融市場造成嚴重沖擊,首先感到壓力的便是能源進口高度依賴俄羅斯的歐洲國家。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薛偉 攝趙立堅:我也看到了很多類似報道。自烏克蘭危機暴發以來,美國頻繁向各國施壓,要求對俄制裁,否則就要付出“代價”。然而不斷升級的制裁無助于緩和局勢,反而給疫情中的世界帶來更多新的問題。比方說,歐洲能源價格近期升至創紀錄高位,多國居民電費、取暖費、交通費上漲,糧食和部分日用品也在漲價。受害更為嚴重的則是那些經濟基礎本就薄弱的發展中國家,他們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都受到嚴重威脅,甚至有可能出現政局動蕩。
美方對古巴、伊朗、委內瑞拉、阿富汗等國的制裁,嚴重損害相關國家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釀成人道主義災難。正如有關媒體指出,美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制裁帝國”,美國已經把制裁當做維護自身霸權地位和牟取非法利益的工具。
美方標榜以制裁伸張正義,事實上卻在大發制裁的不義之財。最新的例子就是美國借“懲罰俄羅斯”之名,行自私自利之實,早就打好了坐收漁利的“小算盤”:一邊讓歐盟國家切斷與俄羅斯經貿往來,一邊加強在能源、安全等領域對歐洲的捆綁,賺取額外收入。而更為諷刺的是,美國一面對俄羅斯揮舞制裁大棒,另一面卻趁機對俄羅斯“抄底”。美方“忽悠”歐洲徹底禁運俄羅斯油氣,自己卻大肆購買俄羅斯石油。
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美國及其盟友對俄羅斯的制裁,為高盛和摩根大通等華爾街金融機構創造了低價搶購俄公司債券的機會。請問這樣的制裁有什么道義可言呢?這樣的制裁有利于維護歐洲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美國沒有權利讓各國人民為其戰略私利買單。美國如果真心希望推動烏克蘭局勢緩和,就應該停止趁亂謀利,切實勸和促談,以實際行動推動實現和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