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鄭州1月9日電 (楊大勇)“鄭州跨河發展”是多年來黃河兩岸人民關注的話題,在今年的河南“兩會”上,也成為不少河南省政協委員關注的話題。
今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推進現代化都市圈建設和區域協同。構建“一核一副一帶多點”發展格局,力爭“十四五”末經濟總量達到6萬億元,成為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支持鄭開科創走廊建設,壯大許昌、新鄉、焦作等新興增長點。
目前,鄭州的東南西方向大都市區建設進展較快,鄭汴(鄭州開封)、鄭許(鄭州許昌)一體化發展步伐不斷加快,而鄭北地區由于黃河的隔離,鄭焦(鄭州焦作)、鄭新(鄭州新鄉)“跨河發展”進展相對較慢。
那么,如何突破黃河天然阻隔,提高區域跨黃河通道的能力,提升黃河兩岸交通等協同機制,推進兩岸深度融合發展。這些也成為河南省政協委員的共識,他們建議以新鄉平原示范區為橋頭堡,堅持交通先行,加快推進沿黃高速、鄭輝高速等互聯互通綜合體系建設,織密鄭州與豫北經濟聯系通道,將豫北地區交通運輸中心轉型為重要樞紐經濟中心。
多年來,河南省政協委員張朝祥一直關注“鄭州跨河發展”。張朝祥8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河南“兩會”他帶來五個關于“鄭州跨河發展”的提案、建議。
“新鄉與鄭州隔河相望,是‘鄭州跨河發展’重要的地區之一。”張朝祥建議,加快推進內層環線中規劃鐵路項目的前期工作,統籌推進新鄉—開封—航空港區城際鐵路的謀劃建設工作。前期可優先研究規劃建設鄭州至新鄉市平原示范區軌道交通線路。
河南省政協委員趙黎波的建議與張朝祥的建議不謀而合,他同樣在交通方面給出建議,加大鄭新之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即在現有交通線路的基礎上,建設鄭新之間的高速公路、鐵路、黃河大橋以及快速通道線路,提升鄭新之間交通的連接性、貫通性和便捷性,打造高效暢通的復合化交通廊道。
河南省政協委員張貴林也建議,破除行政區劃的阻隔,繼續提升鄭新兩市的協同機制,推進鄭新深度融合的發展。目前仍有必要研究更加高效的協同機制,甚至是在行政區劃、組織機構等方面進一步地進行探索和創新,以消除行政區劃帶來的阻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