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印發了《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國衛醫發〔2016〕64號),現對有關要點解讀如下:
一、起草背景
護理工作是衛生計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改善人民群眾就醫體驗及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在全面貫徹落實《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進程中,我國護士隊伍建設和護理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護士隊伍建設取得長足進步,截至2015年底,我國注冊護士總數達到324.1萬人,較2010年增長58%。每千人口護士數從2010年的1.52提高到2015年的2.36。全國醫護比由2010年的1:0.85提高到2015年為1:1.07,長期以來醫護比例倒置問題得到根本性扭轉。護士隊伍的學歷逐步提高,專科護理水平不斷提升。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護士占總數的62.5%,在日常護理工作和重大突發事件的醫療救治中,發揮了重大作用。護理服務不斷改善,獲得群眾認可。持續推進優質護理服務,護理服務更加體現“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廣大護理工作者為群眾提供專業、規范、人性化的護理服務。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根據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會議精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總體要求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為進一步加快護理發展事業,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特制定本規劃。
二、制定過程
對“十二五”時期護理事業發展規劃執行落實情況進行調研,并開展全面評估,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研究起草了《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多次召開“十三五”護理事業發展規劃專題討論會,組織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人員、衛生經濟管理、醫院管理及護理管理、護理教育等專家進行論證。此外,還廣泛征求了相關專家,委內、外部門、委直屬單位以及全國各省(區、市)的意見,對《規劃》進行不斷修改完善。
三、主要內容
《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分為6部分:
第一部分,“十二五”時期護理事業發展現狀及面臨形勢。全面總結和分析“十二五”期間我國護理事業發展狀況及面臨的形勢與挑戰。
第二部分,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以及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促進護理事業發展。同時明確了基本原則。
第三部分,發展目標。明確了到2020年,我國護理事業發展的4個具體目標。一是護士隊伍的數量、素質、能力基本能滿足衛生計生事業發展和人民群眾健康需求。二是優質護理服務進一步縱深開展,群眾獲得感顯著提高。三是護理管理科學化水平明顯提升。四是老年護理服務體系逐步健全,不斷滿足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
第四部分,主要任務。明確了七方面的工作任務。一是加強護士隊伍建設。二是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三是加強護理科學管理。四是拓展護理服務領域。五是加強護教協同工作。六是推動中醫護理發展。七是加強與國際及港澳臺的交流與合作。
第五部分,重點工程項目。明確了“十三五”期間兩個重大工程項目。(一)護士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期間,重點開展新入職護士、專科護士、護理管理、社區護理、助產士等人員培訓,提升護理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二)老年護理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期間,加強老年護理、醫養結合及安寧療護機構能力建設,切實提升老年護理服務水平。
第六部分,保障措施。明確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明確部門職責、認真貫徹落實、加強指導評估四方面的工作要求。
相關鏈接: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印發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