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發燒,常女士將1歲半的女兒送入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兒科住院治療。而6月15日,就在全家人為女兒病情好轉高興時,女兒在被打頭孢消炎針不久后身體出現了斑點、抽搐的異常情況。6月15日,經搶救無效,常女士永遠失去了這個女兒。
“她大聲叫我爸爸,我以為她好了”
常女士的女兒于2012年11月出生。前幾天,女兒開始發高燒。“我先帶她去我們常去的門診看了后,門診工作人員建議我們去醫院看病。”6月14日,常女士帶女兒來到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兒科住院。根據常女士的回憶,女兒入院時測量體溫為38.6℃,那天打了5瓶液體。
女童的姨父鄧先生告訴記者,6月15日,孩子病情有所好轉。體溫降至37.6℃,整個人也又開始活潑起來。看到孩子有了精神頭,家人也將懸著的心放下了。當日,女孩父親馬先生從榆林趕回時還不到中午。“他看到我回來后,很高興很大聲地叫爸爸,我以為她好了,沒事了。”據馬先生說,上午11時許,家人給孩子喂了點小米稀飯。而在下午3時許,醫護人員給孩子打針后沒多久,孩子的小腿、脖子等身體多個部位都出現異常斑點,身體一直發抖,有抽搐現象。下午4時許,院方開始給孩子實施搶救。下午5時50分左右,醫院宣布孩子已無生命體征。“其實5時20分左右,我們已經看到心電圖成了直線。”對于院方的做法,家屬持有質疑。“醫院到底給孩子打了什么針?為什么不做皮試?”
當事醫院:院方會積極配合調查
6月15日晚10時許,延安市寶塔區區委書記祁玉江與寶塔區衛生局、區信訪局有關負責人前往醫院,責令寶塔區衛生局、區信訪局盡快調查此事。6月16日,延安大學附屬醫院業務副院長劉廣忠稱,孩子出現異常情況時,院方在搶救時從氣管里吸出了米粒,死亡原因或與此有關,但不能確定。當時打的是頭孢消炎針,是患者入院后第3次打了,并不是第1次。不管如何,只要有一線希望,醫護人員都會盡全力搶救。劉廣忠表示,目前衛生主管部門已介入調查,院方會積極配合調查,等待調查結果。只要結果顯示有院方責任,醫院就會承擔。
延安市寶塔區衛生局局長煙招和表示,目前正在調取醫院治療程序的材料。除調查外,還要征求家屬的解決意見,目前家屬在是否做醫療鑒定等方面尚未達成一致。(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