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不少在北方生活過的網友擔心暖氣片會讓室內更干燥。對此,佟先生的妻子陳女士“現身說法”。陳女士告訴記者,自己是杭州本地人,非常怕干燥,空調開久了鼻子就難受。佟先生安裝時她也擔心過舒適度的問題,沒想到用下來感覺蠻好,她個人感覺暖氣片比空調要更舒服些。
對于女兒尚不到一周歲的陳女士來說,暖氣片還帶來了額外的方便。商家提供了晾衣架,可以安裝在暖氣片上,女兒換洗的尿布、衣物一晚上就能干。陳女士笑說,這樣可以少買不少換洗的衣服,算起來也能省不少錢呢。
熱水袋、取暖器、空調、地暖,南方取暖的各種武器
哪種取暖方式,給力又省錢
哪種空調,制熱效果好
昨天編輯部里,某女編輯起了一個話題。
她女兒今年剛上小學,女兒的班主任,一個年輕的女老師日前向校方申請,能不能在教室里裝個空調,費用可以由她來出。
提議被校方駁回。
這兩天,南方供暖的話題持續發酵。“@人民日報”昨天還特意做了個調查,南方的濕冷是多冷?調查結果是:記者帶溫度計在南方10個城市測量發現,無采暖居民家庭中,平均室溫7℃,最高12℃,最低2℃。上述室溫,普遍低于北方供暖城市室溫15℃的標準,武漢甚至出現室溫低于室外的情況。
南方集中供暖既然不太可能,就只能發揮民間智慧了。難怪,“科技宅對抗嚴寒”的帖子一出,就引來粉絲無數。哪種取暖方式,給力又省錢?哪種空調,制熱效果好?請你@錢江晚報說說看,也可以撥打本報熱線電話96068。
熱水袋、取暖器、空調、地暖,南方取暖的各種武器
取暖器VS空調:哪個性價比更高
濕冷的冬天,南方人如何捱過?從老底子的湯婆子熱水袋,到空調、取暖器,到近年來的地暖,南方人取暖的方式可謂五花八門。從目前來看,空調+取暖器,是當前絕大多數南方家庭過冬的方式。
有人感覺取暖器本身要比空調便宜很多,而且體積嬌小,考慮到取暖效果,似乎性價比要高很多。
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以2000瓦的取暖器和1匹的空調制熱進行對比,看哪個更費電?
空調機:1匹空調的壓縮機功率為745W,風室內外機風扇功率約為100W
745+100=845W=1匹空調機的總功率。(注:1匹空調的制熱量是2500W,制熱量不是空調機耗電量,單位雖然相同,但區別很大)
845W
所以,取暖器更費電。
另外,取暖器純粹就是把屋內空氣的溫度提高,不利于空氣流通,空調是把外面的空氣溫度提高后換入屋內,利于空氣流通。
但是有個問題,為什么冬天空調制暖普遍不如夏天制冷那么給力。記者采訪了多家空調廠家技術人員,原因是多方面的。
北方一般用單制冷空調,南方用的是冷暖空調。但是空調主要是為了制冷服務的,在這樣的設計原理下,制暖效果相對較差。
另外,冬天室外溫度低,尤其是到了零攝氏度以下,室外機容易結霜。當人們打開空調,它必須先解決自身的化霜問題,才能給室內升溫,這需要一定的時間。此時,空調制暖就會時斷時續。用戶會以為是機器不靈光,其實是室外機在“解凍”。
其次,熱空氣密度小,容易往上跑,所以要大家感受到溫度提升,需要較長時間。不像夏天,冷空氣下沉,人們能夠迅速感受到溫度的變化。
不少家庭在添置空調時,很大程度上都會參考各自心目中的空調制冷制暖“給力”排行榜。昨天,記者采訪了民間口碑中制暖性能較好的空調品牌A和B的技術人員。對于制暖“給力”,他們提到了“電子膨脹閥”,這是空調的四大零部件之一,可以精確控制冷媒(氟利昂)流量,從而間接控制整個空調系統的溫度精度;另外一般空調的送風距離在3-4米左右,而這些品牌的某些空調送風距離可以達到13米。